Page 40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40

2016 中共易门县委执政纪要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居全省第一。
                       全力攻难点破瓶颈,重点工作强势突破。把抓招商、攻项目、争资金、扩融资作为牵动

                   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建立健全四项重点工作督查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以明晰的责任、严厉
                   的督查、严格的考核、严肃的问责推进重点工作。探索土地作价入股、项目合作开发等方式加
                   快园区土地收储开发,引入云南省广东商会、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合作开发建设园区,以园区
                   为平台加大招商,促进园区开发与招商引资协同并进,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
                   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精准发力抓重点,攻坚克难谋突破,
                   五年累计引进利用市外资金166.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3.1亿元、争取上级资金

                   48.9亿元、政府性融资51.8亿元。
                       全力抓改革谋创新,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实践,聚焦发展抓改
                   革,创新举措谋发展,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在改革创新中攻坚突破,开展国家循环经济
                   示范县创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试点,不动产统一登记、县域金
                   融创新、“工业上坡”低丘缓坡开发、“园保贷”、投资项目并联高效审批、效能综合考核、
                   “以商建园”“以商招商”等改革在省市领先,在全省率先颁发第一本不动产登记权证,在全
                   市率先组建首家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探索出以创办产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
                   发展的成功之路。

                       全力建生态强基础,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
                   初见成效,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
                   入人心。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建
                   成安易、易峨高公路生态防护廊,南屯湖生态景观、大龙口水源涵养区绿化造林、工业园区美
                   化亮化等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石漠化、陡坡地等生态治理稳步实施,封山禁采、森林防火持续
                   加强。累计绿化造林742万株,治理水土流失72.6平方公里。县城绿化率达40.1%。城镇化率达

                   43.1%。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
                   家园林县城。
                       全力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投入民生资金49.1亿元,建成易峨高二级公路、
                   芦柴冲水库、县城第二自来水厂,除险加固库坝45座,改造县乡公路630公里,建设高标准基
                   本农田13.3万亩,实施武易高速公路易门段工程、县城至绿汁岔河省道改造、城山片区棚户区
                   改造、苗茂水库工程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办好扶贫攻坚、创业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等一批惠民实事,建成保障性住房3481套,改造农危房9569户。兑付各类惠民补助
                   8.8亿元。完成龙泉小学搬迁、中医院改扩建。引入云南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人

                   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17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10437元。
                       全力保稳定促和谐,民主法治不断加强。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
                   挥,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卓有成效。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
                   统战、武装、民族、宗教工作巩固发展。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依法治县深入推
                   进,普法工作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

                    ·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