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198
2016 中共易门县委执政纪要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义务教育发展基础
一是建立并有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校长和教师在城乡学
校间进行合理交流轮岗,补齐薄弱学校师资短板。2013至2015年,全县城乡校际间校长交流45
人,其中村完小校长交流31人,教师交流558人次;学区内教师交流1015人次,其中骨干教师
交流98人次;2016年秋季学期交流轮岗校长和教师已基本就位。二是将全县初中、小学分为五
大学区,通过实施“人才交流、资源共享、教研联片、名校带动、共同发展”工程,搭建互动
交流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县域学校均衡发展。一年来,在34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
人的带领下,各学区以教材教法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学科专题教研、课题研
究、集体备课、学术论坛、业务培训和学科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研修、竞赛、评比活动,并物
化为科研成果,各学区共申报市县级课题17个。三是通过采取提高山区教师补贴,教师培训优
先、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评优评先优先等措施,留住山区学校优秀教师继续留校工作,同时采
取职称评聘优先等措施吸引坝区优秀教师到山区学校任教任职,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四是
通过公开招聘、县外选调补充义务教育阶段短缺学科教师。2013年—2015年,共招聘短缺学科
教师147人,县外选调23人。经过多年的招聘补充及在职提高,至2015年,小学专任教师专科
及以上学历达84.79%,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9.07%。截止2015年底,全县初中生
师比为13.5∶1,小学生师比为10.5∶1。五是面向全体教师,完善分岗、分类、分层的终身学
习和发展体系,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服务平台,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
程。县财政每年单独安排教师培训经费40万元。2013年—2015年,全县教师各级各类培训8948
人次,平均每年培训达2982人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县级骨干教师
523人。
(五)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
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重视每个学科。加强对音乐、美术等非统测学科开课质量抽测。加大督查整治力度,严格规定
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和课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全县
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平行分班,杜绝分重点班、快慢班现象,保证了学生公平接受教育。二是建
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
科教学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开办家长学校,全面实施养成教育。以7所义务教育学校乡村
少年宫为依托,大力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定期举办“素质教育展评周”活
动,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五小工程”勤工俭学农村科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
程,推广“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校、县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近三年教师获市级一
等奖以上共81人次。实施《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发了涵盖中小
学14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四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修改完善
中小学管理评价体系,重视发展性评价,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
结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