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6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606

2017
                  中共宣威市委             ZHI ZHENG JI YAO
                   ZHONG GONG XUAN WEI SHI WEI 执政纪要



              标和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定人大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市委的主张和意图依法开展工
              作,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找准人大工作与服务经济建设的结合点,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保

              证市委决策得到贯彻落实,保证人民的意志得以实现。
                   二是要增强实效,在行使监督权上主动融入。“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受人大监督,对
              人大负责。人大的监督,是一种与政府工作目标一致的支持,要突出对重点项目和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方面的监督检查。要正确处理好人大与市委、“一府两院”的关系。党委与人大是领导和被领导

              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产生与被产生、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和协调一致开展
              工作的关系。人大和“一府两院”都是在党委领导下,目标一致、分工不同、各司其职的体制,都
              是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为了人民的富裕。人大对“一府两院”寓支持与监督中,

              依法监督“一府两院”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既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敢于监督、注重实效,又
              要把监督立足点放在帮助“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提高水平上,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
              司法。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事关跨越发展的重要事项和党委决策的、政府正在推动实施的、群众普
              遍关心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以支持的方式开展监督,以支持的角度部署监督,有针对性地开
              展重点监督,积极探索人大监督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

              合,把事前监督和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把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结合起来,坚持听取专项
              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组织工作视察与会议审议相结合,开展综合调研与专项调研相结合,
              进一步扩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空间,提高审议质量,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扩大区域间的视察监督

              空间,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动地方经济互动均衡发展。
                   三要依法履职,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上主动融入。决定重大事项,是人大常委
              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要进行深入调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站在全局的高度,多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法律法规等方面来认识,对事关地方改革发展稳定

              大局,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党委决策和
              政府执行前,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并且形成制度,适时做出决议决定,把党委意图、政府意
              愿、人民群众的意志有机统一起来,确保重大事项决策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加快发展提供
              政策依据,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人事任免权主要是依法做好人事任免,确保党委关于国家机

              关的人事安排在人大依法顺利通过任命。人大任免干部,除了法定程序以外,就是让人大把关,代
              表广大人民群众把关。在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干部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要注重考察任免对象
              在推动科学发展方面所具备的素质,看其是否具备科学发展的思想水平、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
                   四要发挥作用,在代表工作上主动融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

              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是人大的主体,人大与人大
              代表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大代表都是来自社会各阶层、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和先进典型,拥
              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民意资源和群众资源。这些资源是人大独有的政治优势,是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定期组织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注重加
              强代表培训,督促办理代表建议,坚持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
              加快推进代表活动之家规范化建设,不断丰富代表小组活动,使代表尽可能地了解经济、政治、社
              会等方面的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代表潜能,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



          572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