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3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63

附  录


                承担了所有文稿的打印任务。3个多月时间,他们多次修改,反复校对,形成集红色教育、宗教
                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于一体的 《清镇市麦格乡麦西索桥红军路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草根文化集》,其中,诗歌 70多首,对联近 30副。同时选定了 93张图片,编辑而
                成 《美丽观游》宣传画册。

                                                长征路上再现长征情


                    1936年正月初七 (阳历 1月 30日) 傍晚,猫跳河南岸余炳成家的草屋外面,传来了 “老
                乡,老乡”的喊话声。余炳成开门一看,院坝里站着很多陌生人。有头戴红五星帽子、身穿灰色
                军装、背着枪支的,也有穿着普通百姓衣服、身背大刀的。余炳成吓了一大跳,慌忙往后退正准
                备关门时,站在门口的人说话了:“老乡,别害怕,我们是红军,干人的队伍,是帮穷人打天下
                的。”余炳成抬头一看,那人高大魁伟,打着绑腿,带着红五星帽,腰间别着盒子枪,背上还背

                一把系有红布条的马刀。大个子红军接着说:“想请您帮我们找些人在河边搭桥。”
                     余炳成带着红军去找人。那时索桥附近没有几户人家,转了一圈,王树安、王子兵、秦怀银
                等人分工合作,有的收集木板木方,有的收集抓钉。
                     第二天一早,很多红军下到水流湍急、冰凉刺骨的河水中搭桥。他们水性很好,有的被冲到
                下游后还能逆流游回到岸边。由于河水太急,有几个红军被河水冲走,献出宝贵的生命。
                     红军依托激流中的天然巨石搭便桥。两岸五六十名群众热情高涨。军民齐心协力奋战了几个
                小时,搭好了一座 2米多宽、50多米长的便桥。天堑变通途,红军大部队依次过河。
                     便桥上游 50多米的地方,是河边寨石三星家的摆渡码头,石三星夫妇也有一套高超的摆渡

                本领。知道贺龙、萧克率领红军度过猫跳河,北上抗日,夫妇俩撑起六七米长、15米宽的木
                船,主动承担起摆渡红军的任务。
                     到达河边寨的红军越来越多。寨里的王大娘、王七娘、王幺娘、余大娘和顾大娘,在落脚大
                土的郭家老屋给红军做饭。治油时,油锅起火,把郭家老屋烧了,红军赔了 10块大洋。
                     贺龙、萧克、任弼时率领红二六军团 18000多名红军,进入麦格乡观游村。红军买卖公平、
                秋毫无犯,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北上抗日的政策,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响应,军民共同谱
                写了一曲鱼水情深的红色赞歌。
                     今年 4月 7日,是观游村难忘的日子。中央电视台红军长征 “大会师”摄制组的三名记者,
                千里迢迢赶赴观游村,拍摄当年红二六军团度过猫跳河的索桥、浮桥及石家渡口遗址。老年帮扶

                团的余光云等人提前赶到,组织村民配合记者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6月 18日,清镇市委党校的老师到麦格乡观游村河边寨踩点,准备组织师生重走长征路。
                     当年连接浮桥的便道和连接石家渡口的古驿道,已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无路可走。6月
                20日和 21日,身患重病的老年帮扶团常务副团长余光云,组织了陈迁义、王家贵、林华忠、石
                家秀等 40多人,带着弯刀、镰刀、锄头等工具,冒着近 30摄氏度的高温,钻进六七米深的荆棘
                和杂草丛中砍荒开路。他们从石家渡口古驿道的沙田沟开始,一刀一刀地砍,一根一根地拔。峡
                谷深切,烈日炎炎,水汽蒸腾,茂密的荆棘丛中没有一丝风。老年帮扶团成员和砍荆棘杂草的村

                民一个个大汗淋漓,单薄的汗衫被汗水湿透。累了,靠在土坎边休息一会儿;渴了,喝一口山泉
                水。接连苦干了两天,砍出了一条 5000米长、三四米宽的山路,既方便清镇市干部职工重走长
                征路,也便于山外人了解观游村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
                                                                                                      ·
                                                                                                   2
                                                                                                · 7  9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