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7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57

附  录


                程》《凤山村土地山地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了经济发展有人抓、共同致富有人带、各项工作
                有人管、公益事业有人办的良好氛围,村党支部具备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密切了党群
                干群关系。
                     思路明确了,制度理顺了,干群和谐了,实干也开始了。赵时明通过争资金、跑项目、协调
                企业支持和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等,逐步完成了贯穿全村 5个村民组约 6公里的村级公路建
                设。协调辖区企业修建机耕道近 30公里,建设人饮工程,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和 1100亩稻田灌
                溉问题。“今年争取到了凤山老寨组至高山组 75公里的通组路硬化项目,贯通 5个组直接连接
                卫百路,四通八达的村级公路网已基本形成。”赵时明高兴地说。

                                                   带领群众奔小康


                     为了帮助村民转变发展观念,赵时明在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下,利用近 2个月的时间,走访了
                全村 414户村民,召开大小会议 124次,“摆”修文县谷堡乡平滩村、红星村发展猕猴桃种植产
                业和息烽县石硐乡何家洞村发展核桃种植产业致富的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对思想 “顽
                固”的村民,赵时明和他搭档们三番五次上门拉家常、 “蹭感情”,去得最多的一家达到了 13
                次。陈绍林等一些老党员带着村民,与村干部讨论凤山村的发展思路。村民们渐渐从过去的 “局
                外人”转变成了 “当局者”。

                     村民马仕学说: “跟着赵支书实实在在地干,我们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生活都有啦!”
                2013年,凤山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人均纯收入达 4000元。待猕猴桃进入采摘期后,人均纯收
                入有望突破 5000元。
                     “目前,凤山村已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通过 ‘合作社 +公司 +基地 +社员 +农户’的发展
                模式,做大做强种养殖业,打响果蔬品牌。预计 2017年后,每年将实现稳定总产值达 3600万
                元。”赵时明说。
                                                                         (2016年 9月 22日,《贵州日报》)

































                                                                                                      ·
                                                                                                   2
                                                                                                · 7  3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