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9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39

附  录








                                                 新闻报道





                           “嫁接” 农村电商 “腊货” 走出苗乡



                           ———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新厂村村民余海波淘宝记


                                                         胡太勇





                     在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新厂村,村民余海波从年前一直忙到年后。这几天,他在 “淘宝
                服务站”一边要帮村民 “抢单”,一边又要为订购 “黔清牌”腊肉的客户 “下单”,有时电话接
                都接不过来。
                     余海波所在的 “新厂村农村淘宝服务站”,是清镇市目前与阿里巴巴合作的 76个 “农村淘
                宝”项目之一。2015年 10月,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环节的筛选,余海波成为了数百名竞争
                者中的幸运儿,现 “掌管着”新厂村方圆几公里的 “淘宝大业”。
                     “现在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这给我们搞活农村电商带来
                了很大的机遇。”采访中,余海波向笔者讲述了他当 “电商老板”前的一段经历。
                    2006年,余海波大学毕业,通过应聘考试进入贵州青酒厂,后被分配到天津工作,曾任天
                津片区经理,年薪达 30万元以上。2011年,他从贵州青酒厂辞职,创立了一家酒业商贸公司,
                投资 100余万做贵州习酒天津总代理,但由于对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等环境预估不足,导致首次

                创业受挫。在百般思量之后,他决定返乡创业,故参加了淘宝合伙人的考试。
                     村淘站点开业后,为了更好地给自己 “充电”,余海波还特地跑到北京、深圳等地学习互联
                网、电子商务、金融等相关知识。为了让村民们感受到 “互联网 +购物”的神奇,他常常拿着平
                板电脑,带着无线网卡,走家串户,了解村民欠缺的物品,然后按需推荐物美价廉的网上商品,
                并热心送货到家。一来二去,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网购”这种在农村看来比较新颖、陌生的购
                物方式,也正逐渐被当地村民所接受。截至目前,余海波团队共为村民们下单送货 400多次,交
                易金额达 35万余元。
                     “光靠 ‘买进来’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让 ‘农产品进城’。”余海波想着, “何不充分
                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将家乡的土特产卖到全国去呢!”
                     说起家乡的土特产,首先映入余海波脑海的,就是苗家的正宗烟熏腊肉、香肠。 “我们家世

                世代代都与腊肉打交道,所不同的是,以前是自己做自己吃,现在是把这些 ‘腊货’做成商品,
                推向市场。”余海波说。
                     说干就干,目前,他带着自己的电商团队,已在新厂村建起了 3000余亩牧草种植及生猪饲
                养基地,与 1200多户农户签订了生猪天然喂养协议,并组织专人进行屠宰、烟熏、加工包装直
                                                                                                      ·
                                                                                                   0
                                                                                                · 7  5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742   743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