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182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3加强联系交友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 《中共市委常委、市政府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
                  人士联系交友活动方案》及有关工作制度,搭建联系交友平台,推进合作共事制度化、常态化。
                      4加强党外人士议政建言平台建设。
                      (1)抓好部门统筹协调。统战部门牵头向各部门发出征集函,收集各门需要民主党派、党外
                  人士参加的听证会、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列出会议清单,依次组织党派、无党派同志参加,
                  搭建议政建言平台,畅通议政建言渠道,推动参政议政成果转化。
                      (2)推进党外特约监督工作。做好党外人士 “行风评议员、监督员”的推荐工作,积极组
                  织开展监督活动,引导党外人士在优化发展软环境中履职尽责。

                      (四)围绕激发统战活力,大力实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程
                      1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
                      (1)加强源头建设。健全完善发现、培养、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机制,采取单位推荐、党委把
                  关的方式,注重从中、高级知识分子、管理人员、新的社会阶层、留学归国人员中发现培养党外
                  代表人士,重视从政府组成部门中发现培养党外代表人士,形成党外代表人士的坚实基础和广泛

                  人才来源,为县、乡两级换届和民主党派队伍建设提供广泛的人才支持。
                      (2)建立适当数量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按照省委统战部党外代表人士 “215”培养计划,
                  健全完善清镇市党外代表人士信息库,确保 2016年党外代表人士 (统战人物) 信息库保持在
                  500人以上。按领域划分党外代表人士的比例和数量,形成总量增加、分层储备的合理梯次结
                  构,确保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
                      2做好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锻炼。
                      (1)加强学习培训。举办 1期党外代表人士、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并积极选派党外代表人
                  士、党外后备干部参加上级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统战队伍素质。
                      (2)加强实践锻炼。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党外代表人士

                  到基层、园区、招商、群众工作等岗位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品质、磨炼意志、增
                  长才干。
                      (3)加强调查研究。通过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活动,提
                  高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落实党外代表人士配备要求。在县、乡换届中全面落实上级党委和 《条例》关于党外代
                  表人士配备的要求,深入实施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 “两个一百”工程,推动人大、政府、政
                  协、司法机关、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及乡 (镇、社区)政府 (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按相应比
                  例配备党外干部。
                      4加强日常管理。建立统战部门与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所属党派团体和人大、政协联
                  系沟通、综合评价机制,对党外代表人士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整体上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
                  情况。

                      (五)关注社会民生,大力实施 “同心行动”工程
                      1以 “慈善和谐·同心助学”为载体,开展助学圆梦活动。广泛开展联谊交友,增强统一

                  战线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社会责任感,发动和谐清镇促进会、广大统战成员,有机整合各方面助
                  学资源,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共圆大学梦活动。
                      2以和谐清镇促进会为平台,开展参与社会治理活动。指导和谐清镇促进会加强自身建设,
                        ·
                   · 1 8
                      4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