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清镇年鉴2017
P. 45
特 载
保护投入压力很大。二是传统产业转型慢。大数 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据、大健康等新兴业态还处于起步期,传统企业 奋斗目标是:到 2020年,努力实现 “451”。 “4”
转型动力不足,产业发展 “青黄不接”。三是城乡 就是 “四 个 建 成”,即 建 成 生 态 公 园 城、贵 州
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民生欠账 (清镇) 职教城、贵州新铝城、贵阳·贵安卫星
仍然较大。四是基层基础较薄弱。部分基层党组 城。“ 5” 就是 “五个突破”,即地方生产总值年
织软弱涣散,一些干部在创新意识、能力水平等 均增长 12%左右,突破 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方面还存在不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 年均增长 18%左右,累计突破 2000亿元;公共财
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 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突破 20亿元;城
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 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 4万元、2万
决。另一方面,要认清 “长板”:一是有优势。省 元。“1”就是 “一个提升”,即提升群众获得感。
委主要领导明确指出:“清镇市是个好地方,具备 生态保护、城乡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广大群众明
了城、产、教、景四个要素”。未来五年,我们得 显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变化,得到更多的实惠。
天独厚、蓄势待发的生态环境优势、技能人才优 “打造城、产、教、景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提
势、矿产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等将更加凸显, 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上级有要求。
城、产、教、景融合发展的条件将更加成熟。二 省委明确要求清镇把城、产、教、景四个要素有
是有基础。经开区、职教城、物流新城、百花生 机组合好、配置好、利用好,推动实现一体化发
态新城四大发展平台初步形成,一批 “国字号” 展。贵阳市委要求清镇要成为创新型中心城市的
招牌的成功创建,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重要生态支撑区,既要大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基础。三是有潜力。未来五年,职教城的人才红 又要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县域流动。二是发展有
利将逐步释放,经开区、物流新城的产业项目将 需要。城、产、教、景四个要素,是一个内在统
逐步集聚,西部开发战场将全面拉开,经济社会 一的有机整体, “景” 是前提, “城” 是基础,
发展潜力巨大,完全能走出一条城、产、教、景 “产”是动力, “教”是支撑,让四个要素互动起
融合发展的新路。 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景韵城、城产互动、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准确把握肩负的重 产教联动、教城融合、景城合一,就能够促进经
大使命。未来五年,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保护 “两 济社会发展实现 “ 1+1〉2” 的效果。三是民众
湖”,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大生态公园城市;我们 有期盼。尽管我市同步小康创建已通过省级达标
的使命就是要加快职教城建设,打造大数据应用 验收,但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有更舒适的住所、
人才培养示范区;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推进产业转 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优美的环境。我
型升级,打造千亿级绿色产业园区;我们的使命 们必须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全力推进城、
就是要持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产、教、景融合发展,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
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必须切实增 小康社会。
强政治担当、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 三、以打造城产教景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统揽,
今后五年我市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 加快实现清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围绕既定的奋
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 斗目标,全力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概括起
七次全会、贵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践 来就是 “八个着力、八个确保”。
行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 “两加一推” 主基调 第一,着力打造生态公园城市,确保环境更
和 “两化带动”主战略,坚守发展和生态 “两条 优美。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小康
底线”,以大数据为引领,以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定 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建设生态文
位,以 “生态环境好、职业教育强、绿色产业兴、 明,说到底是要让环境更绿、家园更美。我们要
新型城镇美”为抓手,奋力打造城、产、教、景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好绿色优势,打好生态品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