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2 - 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执政纪要2017
P. 542

2017
                      中共曲靖市麒麟区委执政纪要


               化精品工作”作品奖。组织少年体育比赛6次,农村电影放映960场(次),送戏下乡68场(次),送
               课进校79人(次),送艺到户47户(次),送书到人870多册;建成图书流通点13个,分馆16个;建成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搭建144家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总分馆平台体系,打造移动图书馆和阅读平台APP。

                   全省举重冠军赛,荣获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5枚。圆满举办世界铁人三项赛、区第五届运动会。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17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44个,床位7856张,其中,综合医院23个,
               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98个,诊所、卫生
               所、医务室2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1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
               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疗养院1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773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6903
               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16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40人,其他卫生机构卫
               生技术人员14人。
                   旅游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3676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75.53万美元,接待国内
               旅游者591.4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8.17亿元,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8.3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7年年末全区共有户籍人口总户数26.1万户,有户籍人口74.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9万人。
               其中,男性37.95万人,女性37.04万人,男女比例为102∶100;18岁以下16.11万人、18~35岁17.64
               万人、35~60岁29.46万人、60岁及以上11.79万人。少数民族共有3.85万人。常住人口为77.61万人。
               城镇人口52.78万人,乡村人口24.83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77.39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
               12.49‰,人口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7.01‰。
                   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34元,同比增长
               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5元,同比增长9.5%。

                   2017年,麒麟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9起,同比下降39.58%;安全事故死亡21人,同比下降
               40%;受伤14人,同比下降58.82%;直接经济损失2.76万元,同比下降42.08%。
                   全年扶持创业1190户,新增城镇就业86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7%。
                   2017年年末麒麟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0718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371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81608人,失业保险参保24733人,工伤保险参保45136人,生育保险参保
               2991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8900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369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居民8246人。


                   十二、个体、私营经济
                   2017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不含经开区)9124个,私营企业1954个,分别达到72890个和

               15576个。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4.4%,同比提升
               0.7个百分点。


                   备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7年麒麟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撰稿人:朱华玉)
                 494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