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8 - 曲靖年鉴2018
P. 478
米。东西最大横距75千米,南北最大纵
距99千米。交通便利,324国道及南昆铁
路横贯县境,南昆铁路在县境全长57.57
千米,设各级站点5个。县境内最高海
拔白腊山主峰2468米,最低海拔三江
口722米。全县总面积3018平方千米,
山区面积占78%,坝区面积占22%,
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县城所在地罗
平坝子232827亩。罗平地处滇东高原
向黔西南高原过渡斜坡上,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地形地质结构复杂,西部
和北部是较为完整的滇东高原面,中部
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
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
的地貌。2017年年均气温16.1℃,年降
雨量1604.1 毫米。
2017年,全县辖板桥、富乐、马
街、阿岗4个镇,大水井、钟山、长底、 2017年12月31日,罗平县云上书院揭牌(毛虹 摄)
旧屋基、鲁布革、老厂6个乡,罗雄、
腊山、九龙3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居民委 累计投入资金49.6亿元,改善贫困地区 克,增4.7%。至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
员会,154个村民委员会,1194个自然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易地扶 22.86万头(匹),牛存栏18.15万头;
村,1723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18.85 贫搬迁1186户4181人,改造农村危房 生猪存栏82.4万头,出栏151.1万头;山
万户,总人口 64.78 万人,其中非农业 4922户,新建和改造村级卫生室46个。 绵羊存栏47.9万只,出栏29.5万只。全年
人口 19.86 万人,占30.6%;少数民族人 实施产业扶贫11182户41923人,输出农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6
口 9.4万 人,占14.5%;男性人口34.38 村贫困劳动力就业4874人,开发农村公 亿元,增6.1%。其中种植业41.84亿元,
万人,占53.1%,女性人口30.4万人, 益性保洁岗位5000个,实施生态补偿扶 增7.5%;林业3.88亿元,增5.9%;牧业
占46.9%。人口出生率13.25‰,死亡率 贫1203户4219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4.83亿元,增6.9% 。
6.51‰,人口自然增长率7.01‰,人口密 9689万元、扶持2090户贫困户发展致
度每平方千米215人。 富产业。 【第二产业】 2017年,罗平县实现工
2017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 业总产值113亿元,工业增加值30.66亿
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实现 【第一产业】 2017年,罗平县有耕地 元,增13.7%。其中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县内生产总值169.9亿元,按可比价计 2.96万公顷,其中水田5231公顷。全年 原煤112.8万吨,增7.8%;水泥91.1万
算增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2万公顷。粮食种 吨,降2.2%;硫酸10.1万吨,增4.4%;
亿元,增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7亿 植5.9万公顷,总产3.9亿千克,比上年 发电量34.4亿千瓦时,降7.6%,其中县
元,增14.2%;第三产业增加值75.3亿 增27.3%;油菜种植5.43万公顷,总产 属6.5亿千瓦时,降10%。工业园区提质
元,增10.6%。 1.56亿千克,增1.9%;烤烟种植1.36万 增效,完成园区建设投资17亿元,新增
2017年,全县把扶贫工作作为最 公顷,总产2524.5万千克,降19.2%; 入园企业10家,预计实现园区规模以上
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生姜种植面积11333公顷,总产2.65亿千 工业增加值19亿元,增12%。民营经济
持续发展壮大,新增民营市场主体5004
家,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5.6亿
元,占全县GDP50.4%。
【第三产业】 2017年,罗平县旅游业
高速增长,接待游客403.2万人次,实现
旅游综合收入45.2亿元,分别增79%、
67%。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
全面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县
内生产总值的21.6%,比上年提高1.1%。
农旅融合成效明显,创建休闲观光农业
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2家、乡村旅游示范
村5个、精品民俗客栈21家、乡村旅游示
范户83户,30万亩油菜花核心区建设稳
步推进改革,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
罗平县生态养殖富农家(毛虹 摄) 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新增限额以上商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