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南明年鉴2018
P. 71

特  载


           改革,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                    美好生活的需要,让群众有更多                    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落实提
           单制度和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实                    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                    高低保标准政策,加大对特殊困
           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严格落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应保尽
           实问责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加快推进城乡“三                  保。三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是更高水平扩开放。以花冠                     变”改革,让老百姓享有更满意                    建好普安县的老干妈公司原材料
           路、花溪大道、花溪南路、桃源                    的收入。着力构建公平共享制度                    供应基地,开设13个贫困县农产
           路,拉动南明、花溪同城差异化                    体系,建立健全发展共建机制,                    品销售专柜,支持普安县、长顺
           发展;以旅游环线、外环北路、                    让广大群众以主人翁姿态深度参                    县鼓扬镇、修文县产业发展资金
           双龙纵线,实现南明、双龙融合                    与到“三变”改革中,着力构建                    400万元,开展教育、医疗、就
           发展,带动永乐实现跨越。借助                    共同享有美好生活的命运共同                     业、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结对帮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开区产业                    体。一是全力推进城乡“三变”                    扶,带动3个县(镇)贫困人口逐
           平台优势、花溪区旅游生态资源                    改革。精心选取具有长期稳定收                    步脱贫,确保对口帮扶的贫困人
           优势,推动水、电、路、气、讯                    益的项目,鼓励群众自愿出资成                    口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等基础设施无缝接轨,推动人                     为股东,打造“股权市民”“股                    实施“菜篮子”平抑物价工程,
           口、产业、资金等资源要素流动                    权农民”。完成花冠路沿线等地                    新建22家惠民生鲜超市,总数达
           融通,加强总部经济、现代物                     块土地使用权一次性招标,确保                    到42家,实现社区全覆盖,努力
           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领域的                    项目实施方在约定时限内完成项                    实现蔬菜价格与周边省会城市基
           合作,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                    目建设,引导社会经济组织、                     本持平。
           公共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同城发                    社区经济组织通过“三变”模                         (二)努力提高公共服务
           展多赢局面。三是更深层次抓创                    式参与到项目建设运营中,把                     水平,让老百姓享有更多更好的
           新。引导鼓励食品、医药等行业                    “三变”改革同步扩大到生鲜超                    基本公共服务。聚焦群众关心的
           的龙头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以上企                    市、停车场、优质企业等经营                     教育、医疗、养老、居住等问
           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                    性领域。采取市民(农民)入                     题,认真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
           中心,大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品牌                    股——成立社区经济组织(合伙                    事、烦心事。一是生活环境更美
           提升,培育一批省级、市级以上                    企业)、社会经济组织(股份有                    好。沿机场路、人民大道、花冠
           名牌产品。构建“投资机构—创                    限公司)——平台公司运营的方                    路、遵义路等主干道,实施一批
           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知识                    式,全力扩大受益群体覆盖面,                    景观提升整治工程。加强人居
           产权及技术交易平台”等组成的                    实现20个乡(社区)“三变”改                   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新型社
           创新创业发展链条,在花果园成                    革项目全覆盖,惠及全区困难群                    区·温馨家园”项目,加快推进
           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三级                    众20000余名,确保困难群众人均                 老旧小区、街巷、院落改造提
           协审机构,缩短专利授权周期;                    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二是全                    升,完成占道夜市摊区规范入室
           运用花果园“双创”集聚区人才                    力增强收入保障能力。依托城乡                    工作,新建1个垃圾转运站,改
           资源优势,承接国家知识产权局                    “三变”改革项目,盘活经营性                    造2个垃圾转运站、10座公厕和5
           项目孵化;打造南明区知识产权                    资产,坚持按劳分配,树立“不                    座旅游厕所,改造提升背街小巷
           技术交易平台,让各类创新资源                    劳动者不得食”的导向,吸纳群                    40个。二是教育质量更均衡。加
           得到科学合理配置。                         众就业。依托大数据电商产业集                    快推进南明教育大数据中心核心
                                             聚区等平台,拓宽自主创业和充                    模块建设,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
                三、加快实现增收致富、
                                             分就业渠道。以高校毕业生、就                    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
           均衡供给、优化服务,奋力打造
                                             业困难人员以及广大创新创业群                    要,切实缩小城乡教学思维、教
           “幸福南明”
                                             体为重点,依托“就业援助月”                    育方法差距。建成立体智能化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等平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                     园安防系统。以“百校建设”为
           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策,全面启动创建充分就业城区                    契机,规划建设5所学校,新增5
           一年接着一年干,以更大力度、                    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7220                  所普惠性幼儿园,改扩建学校14
           更实举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                    人。有效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                    所,新增学位7380个,学前三年

                                                                                                        ·29·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