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南明年鉴2018
P. 193
政 法
走访、检查辖区内涉外机构、单 450人),移送7人,其他出所118 据分析、系统合成运用、科技创
位62家;召开派出所境外人员管 人。查处在押人员违反监规10348 新应用)“三能”素质能力训练
理培训会2次,30余名社区民警参 起,通过犯罪嫌疑人入所检查、 培训。二是开展实景化培训。公
加;检查派出所外管“双基”工 清监等收缴销毁各类违禁物品42 安南明分局以十四网格作为实景
作74次;上街宣传外管工作2次, 件。诊治患有疾病的在押人员 化教学训练点,进行接处警的组
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在开展 85人次,送在押人员出所就医47 织程序及进攻性盘查的实景、实
“三非”案件查处专项工作中, 人次,送在押人员住院治疗46人 地、实情教学训练。三是围绕民
清理排查宾馆酒店167家、外语培 次;开展在押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警职务和警衔晋升以及专业技术
训学校38家、演艺公司4家,入户 1333人次,开展在押人员心理危 开展教育培训。年内,先后组织
清查散居外国人30人次,街面巡 机干预45人次。分局投入38万余 200余名民警参加市局艾滋病药物
逻盘查外国人20人次。 元对看守所所内、外值班室进行 储备点职业暴露、生态保护(食
改造,并投入资金39万余元用于 药侦查)技战法、网格各化接处
【监所管理】 1.看守所管 在押人员衣被等日用消费品。 警、危爆物品管理、治安管理、
理。2017年,公安南明分局看守 2.拘留所管理。加强安全、 公安舆情、网安部门业务技能、
所推行勤务模式改革,在完善监 等级化管理,推进“三项重点 境外人员管理、反恐、执行力等
管工作运行机制的同时,推进对 工作”常态化,守住安全底线。 10余个培训班;组织200余人参加
社会开放和管理创新工作。一是 全年收拘3077人(行政拘留3046 警衔晋升培训;组织10人参加市
南明分局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人,司法拘留24人,拘留审查7 局警务技能和体能考核。3.开展
合作,开设“绿色通道”,第四 人),其中吸毒人员1128人,占 微课程建设。制作《醉酒类警情
人民医院在看守所设立“驻南明 被拘留人的36.6%;转刑事拘留41 的处置方法》《接处警中轻微暴
区看守所医疗点”;二是设置监 人,转强制戒毒1人,遣送出境7 力伤害的现场处置程序》《伸缩
管民警和办案民警入监“手机保 人(韩国籍2人,俄罗斯籍5人); 警棍的三角锁控制技术》《地面
管箱”,安装“AB门”门禁系 开展社会矛盾化解325次,成功化 徒手控制技术》《车辆盘查中主
统,购置“数字金属探测门”; 解29起,获赠锦旗4面。 盘手易犯错误解决办法》《催泪
三是在各监室设立报告装置,畅 3.戒毒所管理。年内,南明 喷射器安全有效使用》《地面徒
通检察信箱,并规范在押人员权 分局戒毒所尿检615人次,其中阳 手控制技术》等7个微课程。4.创
利和义务的告知制度;四是落实 性510人次; 特殊病区收治725人, 新公安宣传。一是新闻宣传。年
《在押人员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办 其中女145人;贵阳市戒毒中心收戒 内,在中央、省、市各家媒体宣
法》,凡入所犯罪嫌疑人均进行 分局吸毒人员959人(男657人, 传南明分局工作机制、基层民警
等级评估;五是建立在押人员投 女302人)。 风采等稿件1500余条,并与贵阳
诉登记制度;六是实行电话预约 晚报合作组织“创建平安南明系
提讯提审和会见制度,并向社会 【公安队伍建设】 2017 列报道”专版20版,贵州电视台
公布联系电话,展示全所民警工 年,公安南明分局开展“迎接 “百姓关注”栏目《十分警事》
作照片;七是设立“心理咨询 十九大、忠诚保平安”“千名干 专题制作反映南明分局民警辛苦
室”,建立“心理治疗”干预 部大下访、进家入户办实事”等 工作的专题20集。二是拓展外宣
方式。全年收押2844人,关押留 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 渠道。年内,南明分局在央级新
所服刑罪犯943人,吸毒人员281 的十九大精神,抓好队伍建设。 闻媒体发稿220篇,其中,人民
人,最大月押量1220人,最小 1.以先进典型引路。“跳水哥” 网、新华网、中国长安网等权威
月押量1021人,平均月押量1144 周跃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 网站100余篇,中央电视台5次,
人;出所2841人,其中交付监狱 察荣誉称号,花果园责任区刑警 《中国妇女报》3篇,《中国日
部门执行858人,刑满释放出所 队雷秀全获得“全国百名优秀 报》1篇,《人民公安报》6篇,
869人,缓刑、撤案出所37人,寄 刑警”称号。2.改进教育训练模 《人民公安》杂志1篇,《中国
押出所453人,变更强制措施出所 式 。一是开展体能、技能(警务 青年报》2篇,《法制日报》1
499人(其中监视居住49人,取保 技能、岗位技能)、智能(大数 篇。春节期间在《中国青年报》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