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罗平年鉴2018
P. 131
政 治
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动真情、扶真 亩,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站通过省级双认证。全
贫、真扶贫。累计投入49.6亿元,改善贫困地区 域旅游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03.2万人次,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增长7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2亿元,增长
1186户4181人,改造农村危房4922户,新建和改 67%。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入选“全国
造村级卫生室46个。实施产业扶贫11182户41923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人,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4874人,开发农村 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农旅融合成效明显,
公益性保洁岗位5000个,实施生态补偿扶贫1203 创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2家、乡
户4219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689万元、扶持 村旅游示范村5个、精品民俗客栈21家、乡村旅
2090户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教育扶贫、健康扶 游示范户83户,30万亩油菜花核心区建设稳步推
贫和社会兜底政策全面落实。投入教育扶贫资助 进,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亿
金711万元,惠及贫困学生9848人。农村贫困人 元。工旅融合迈出新步伐,菜籽油、姜产品、蜂
口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为患病贫困人 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渐成规模,“产游购”一体
口报销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2503万元、兜底保障 化成为企业发展新业态。城旅融合迈上新台阶,
资金270万元,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例达90%。 森林公园提质改造顺利推进,太液湖公园建成投
将4681户1228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 入使用,山水旅游城市特色日益彰显。交旅融合
兜底,符合参保条件的28303名贫困人口全部纳 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旅游路网公路69.8公里。
入养老保障。累计减贫8140户32511人,其中今 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国际油菜
年减贫2856户1071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 花文化旅游节、第九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等活
7.87%降到2017年的1.82%,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 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44场次。康旅融合态势
通过市级初审和省级核查。 良好,健康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省级康
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抓落实稳增长,经 体示范基地2个,成功举办花海自行车节、花
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减 海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网旅融合加快推
免企业税费1.2亿元,退补企业电费1178万元, 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主动融入互联
拨付企业财政奖补资金5030万元,银政企对接 网时代。
帮助企业融资10.4亿元,新纳规升规工业企业5 统筹城乡建设,坚持不懈提品质增内涵,美
家,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煤炭和非煤矿山转型升 丽罗平展现新面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路建
级稳妥推进。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设完成投资26.7亿元,江召高速公路罗平段建成
投入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争取项目补助资金 即将通车,曲百高速公路罗平段前期工作快速推
10.5亿元,引进利用县外资金84.2亿元,实施重 进,建成农村公路236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
点项目257个。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完成园区建 10亿元,完成水利工程106件,阿岗水库完成截
设投资17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0家。民营经济 流,牛街河水库、洒谷水库顺利推进。河长制工
持续发展壮大,新增民营市场主体5004家,实 作全面落实。能源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新改
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1.18亿元,占全县GDP比重 迁电力线路342公里,完成572个台区农村电网改
达51.3%。 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电力配套。信息网建设完成投
发挥比较优势,全力以赴强产业促发展,产 资1.2亿元,新增通光纤宽带自然村59个、4G网
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 络自然村38个。城乡品质大幅提升。县城南北片
现一产增加值42.9亿元、增长6.1%,二产增加值 区开发有序推进,振兴街东段、华叶大道建成投
51.74亿元、增长14.2%,三产增加值75.24亿元、 入使用,江召高速公路入口段、北过境干道建设
增长10.6%。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施重点产业 加快推进,改造城市棚户区16.9万平方米,建设
项目53个,完成投资21.4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 省级重点村12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37个,城
稳步提高,发展特色经作53.6万亩,烤烟产业健 镇化率达48%。投入1亿元建设垃圾中转站6个、
康发展,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7万亩,培 垃圾热解炉25个、污水处理设施68个、乡村公厕
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 52个,县乡村基本实现环卫收运设施全覆盖,脏
LUO PING YEARBOOK 2018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