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昆明年鉴2018
P. 406
2018
致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多地出现山 业气象服务,完成11类特色作物精细 子等生态气象分析实验。建成PM2.5
体滑坡、泥石流、路基和房屋地基垮 化农业气候区划、10类设施农业或特 气溶胶监测站,在主城和部分县区建
塌等灾情。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气 色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进农村 成负氧离子监测站,生态气象监测服
象地质灾害转移安置人数3000人,死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年内,全 务骨干网络初步形成。协助石林县申
亡2人,造成塌方300处,山体滑坡和 市建成乡(镇、街道)气象工作站 报“中国天然氧吧”,成为云南首家
泥石流导致1万立方米的土石需要处 (气象信息服务站)106个,配备村 申报成功的地区。深化与环保、滇管
理,多地出现道路损毁、地基塌陷等 (居)委会气象信息员2000人,建成 部门合作,服务滇池蓝藻水华和污染
灾情;因暴雨洪涝造成200间房屋倒 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 防控,为规划、环保、国土、住建、
塌,农作物受灾20万公顷,绝收2004 4个。编辑发布《农业综合信息》35 滇管等部门提供气候背景资料论证。
公顷,直接受灾人口4000人,死亡6 期、《昆明农业气象信息》34期,在
人,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强对流 2016年度云南省气象服务“三农”考 【气象现代化工作】 2017年,完善
天气特点为冰雹天气频发,出现时间 核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一。 全市综合气象观测网,补充建设区域
主要集中在主汛期,强度强,全市因 自动站57个,完成12个大监站降水天
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3000公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开展常态化 气现象自动观测仪器安装和使用,提
顷烤烟、玉米、蔬菜、花卉、中草 人工增雨工作,全年累计实施人工 升地面观测自动化水平。完成东川
药等农作物受灾,1000公顷农作物绝 增雨作业257点次,发射增雨火箭弹 区、寻甸县、宜良县等气象局新台站
收,经济损失1000万元。 531枚,云龙水库、松华坝水库相对 建设,东川区、宜良县气象工作业务
增雨量为25.53%,增加水库蓄水量 用房和观测场正式搬迁启用,建成风
【气象防灾减灾】 2017年,全市24 1419.89万立方米。结合全市烤烟种 云四号气象卫星省级接收站建设。
小时晴雨(雪)预报、气温预报较 植分布做好人工防雹工作,分别在石 年内,全市气象现代化工作得分为
气象现代化基准值分别提高9.51%和 林、寻甸、禄劝、盘龙、宜良、嵩 95.57分,在全省排名第二。
9.04%,暴雨预警准确率、强对流天 明、富民、晋宁8个县区布设67个人
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较过去3年平均值 工防雹作业点,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 2017年
分别提高10.41%和8.9分钟。修订并 708点次,发射各型火箭弹4279枚, 11月28日,《昆明市气象灾害防御条
执行灾害性天气“内响应、外联动” 保护烤烟面积21.62万亩,其他农经 例》经云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
工作规范,推广应用气象预警信息一 作物面积86.57万亩。 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8年1
键式发布系统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 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共33条,
布系统。年内,发布预警信号84期,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开展城市内 主要规范政府职责、气象主管机构职
发布各类决策气象服务材料240份, 涝风险普查数据和暴雨强度公式的应 责、政府部门职责、气象灾害监测预
发送气象决策手机短信3550条次,先 用研究。年内,市气象局与市排水公 警等方面的内容。《条例》的颁布实
后为“6·16”“7·20”等9次强降水 司合作,强化昆明主城防汛排涝气象 施,标志着昆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天气过程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 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与昆明地方海 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事局联合成立昆明滇池航运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灾害预警】 微博、微信 中心,发挥气象对滇池航运的气象保 【科技创新】 完善“昆明市气象防
等新媒体自媒体成功运用于公众气象 障服务作用;与市国土部门联合开展 灾减灾科技创新团队”运行机制,在
服务,“昆明气象”政务微博粉丝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气象服务;完成 云南省第四届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
数24万人,发布气象微博3060条,在 《昆明城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系统建 业技能竞赛中,1人获个人全能优秀
2017年全市公共服务行业政务微博中 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2018 奖,2人获个人单项三等奖,历史个
排名第一。全年接受省、市媒体采访 年)》;专业气象服务有效保障乌东 例天气预报获单项团体奖。组织实
200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德水电站工程顺利实施和防汛防灾。 施市气象局课题研究8项、市政府决
6000条次。 策咨询课题1项、市科技局项目2项,
【生态文明气象服务】 市气象局与 主持开展省气象局科技项目2项。年
【农业气象服务保障】 组建为农服 西山区政府合作,建成滇池湿地生态 内,全局获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
务专家联盟14个,建成特色农业气象 综合观测站,创新设立昆明气象滇池 型专利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
小气候观测站6个,面向全市342家农 生态移动船舶观测站点,开展水质监 文9篇,编写专著1本;组织科研项目
业经营主体开展订单式“直通式”农 测、分层水温梯度观测、空气负氧离 申报,有9个项目列入2018年市气象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