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凤庆年鉴2017
P. 68
凤 庆 2017
年 鉴 FENG QING YEARBOOK
概 况
线越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县城距
省城昆明 551 千米,距临沧市政府驻地 110 千米。
凤 庆 县 县境东部旅游区有小湾电站世界最高双曲拱坝、
小湾新镇、百里长湖自然风光、干沙坝水库、黄草坝
【位置面积】 凤庆县位 于云南省西南部, 临 水库、3 200 年的锦秀茶祖、野生山茶花、彝族村寨。
沧市北部,东经 99 ° 31′~ 100° 13′,北纬 东南旅游区有石洞寺、观音阁、大兴温泉、四十八道
24° 13′~ 25° 02′,濒澜沧江两岸,东与南涧、 河水库。北部旅游区有明清民居、古戏台、古水井、
云县交界,南与云县、永德接壤,西与昌宁县毗邻, 鲁史古镇、古驿道、黑惠江、五道河原始森林、新漭
北与昌宁、巍山接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 59 千米,南 街渡大桥和诗礼乡的古墨幽境。南部旅游区有琼英洞、
北最大纵距 91 千米,国土总面积 3 323.7821 平方千米。 两岔河水库、万亩蔗园、少数民族风情。中部旅游区
处横断山余脉,滇西南帚状宽谷区。境内山高谷深, 有凤山连片茶园、茶科所、滇红集团、文庙、文昌宫、
层峦叠嶂,江河夹流,地形复杂。最高海拔 3 098.7 米, 红龟山文笔塔、青龙桥、徐霞客品太华茶遗址、滇红
最低海拔 919 米,县城所在地海拔 1 569 米。垂直高 源广场、桂花树森林公园。
差大,立体气候强,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土壤有机
质含量较高,动植物、矿藏及水资源丰富。全县以粮、 【建制沿革】 凤庆(原顺宁)县,古为百濮部落所居,
茶、蔗、核桃、烤烟、畜牧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西汉属益州郡,东汉、蜀汉、两晋属永昌郡,唐宋属姚
发展成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全县城 州永昌节度地,元置土府,属大理总管府,下置宝通州、
镇化率达 40%,森林覆盖率达 69.1%。 庆甸县。明洪武十五年(1383)降土府为州,十七年
凤庆是滇西南文化重镇。设府置县 600 多年,历 (1385)复升为府。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土归流,
史文化源远流长,明万历元年,即创“聚书楼”,建 设顺宁府,土府历时二七一年(1327 ~ 1598)。民国
学宫、设书院。清初,义学、私塾遍布城乡。县内有 二年(1913)废府,顺宁府历时三一五年(1598~1913)。
滇西南保存最完整的文庙群,建于乾隆年间的石洞寺,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顺宁县,辖 16 里 2
建于光绪 14 年的红龟山文笔塔,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茶 寨 5 圈。民国 2 年称顺宁县公署,1929 年改称县政府。
马古道驿站——鲁史古镇。 1950 年 2 月,成立顺宁人民政府,隶属滇西人民行政
闻名世界的“滇红”茶即首创于此。2004 年,国 专员公署,3 月改隶大理专区专员公署。1954 年 8 月
家林业局授予凤庆“中国核桃之乡”称号,2005 年, 改名凤庆县,1956 年 1 月,凤庆县人民政府改称凤庆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2012 年 县人民委员会。1959 年 1 月与云县合并称云凤县,10
8 月,被命名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2016 年内, 月份恢复凤庆县建制。1967 年 3 月 27 日,成立凤庆
被农业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被 县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 年 9 月,成立凤庆县革命委
国家认监委批准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员会。1980 年 10 月,恢复凤庆县人民政府。至 2016
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组委会授予 2016 年度中国食品安 年末,下辖凤山、鲁史、小湾、洛党、勐佑、三岔河、
全年会“普法先进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 雪山、营盘 8 个镇,诗礼、新华、大寺、腰街、郭大
茶业发展示范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 寨 5 个乡,其中 3 个少数民族乡,即新华彝族苗族乡、
名茶之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首批“2016—2020 年 腰街彝族乡、郭大寨彝族白族乡,183 个村民委员会,
全国科普示范县”,被云南省绿化委、省林业厅授予“云 4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 793 个村民小组。
南省森林县城”等称号。
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首选项目装机容量 420 【人口民族】 县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回、布
万千瓦的小湾电站就建在境内。省道云(县)保(山) 朗、傣、佤、拉祜、傈僳、壮、满、纳西、黎、布依、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