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1 - 凤庆年鉴2017
P. 411
附 录
委会报告。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紧紧依托县域经济发展,
4. 2016 年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转 巩固现有骨干税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积极向上
移支付补助资金使用情况 对接汇报,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6 年全
2016 年,省、市共下达我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补 县完成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 254 740 万元,
助收入 44 826 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同比增 17 583 万元,增幅 7.41%。二是强化措施提升
3 539 万元。县财政按补助数及时安排相应支出。其中 融资实效。抢抓政府性债务债券置换政策机遇,年内
用于保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 获得债务债券置换资金 48 200 万元;以棚户区改造为
发放 34 000 万元;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保障机构正常 切入点,争取获得贷款 49 000 万元;继续深化银政企
运转的合理性支出 4 840 万元;用于教育、卫生、社 合作,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2016 年底,104 户
会保障、农林水和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及社会事业发 企业累计获得县内贷款 116 513 万元。三是依法强化
展支出 9 525 万元。 收入征管。经多方努力补征小湾电厂耕地占用税工作
(二)2016 年财政主要工作 取得新突破,年内补征入库 16 419 万元,有效降低了
2016 年,面对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家实施“营 非税收入占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
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财政增支减收及可用财力 比为 31.86%,低于去年非税收入占比 10.89 个百分点。
小和支出需要增长快的突出矛盾,财政工作紧紧围绕 四是合理优化支出结构。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
市县考核责任目标,立足“生财、聚财、争财、用财 生、保重点、保脱贫攻坚的原则,2016 年共安排民生
和理财”原则,克难攻坚,狠抓财源培植、向上争取 支出 257 481 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资金、组织收入和优化支出等工作落实,全县财政收 86.40%,同比增 21 680 万元,增幅 9.19%。
支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完成实绩好于预期,较好的完 3. 规范财政财务抓监管,依法依规理财水平不断
成了年度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提高
1. 夯实基础抓财源,可持续增长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狠抓财务监管和制度落实。按照“收支并举、
一是持续加大传统产业投入。安排拨付农业产业 内外并行、监管并重”的要求,加大对“三公经费”
发展资金 1 000 万元,加大对烤烟、甘蔗、核桃、茶 和一般性财政支出的管控力度,2016 年全县“三公经
叶等优势产业投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提质增效, 费”同比下降 14%;根据上级财政部署安排,认真组
实现产业税收 9 360 万元。二是突出工业主导发展地 织开展全县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澄清“家底”,全
位。安排拨付工业企业发展基金 1 000 万元,突出重 县资产总额为 265 690 万元;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
点扶持企业经营发展,2016 年底升规企业达 26 户, 强化对各预算单位财务账制核算资料的依法审查工作,
企业效益和创税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全力保障重点工 组织开展整治“小金库”和民生及县重点项目专项资
程项目支出。安排拨付郭大寨水库、西环路、市政建 金的检查治理,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二
设等项目建设资金 20 500 万元,加大了全县重点工程 是健全财政监管机制。坚持“大监督”理念,关口前移,
和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实现建筑业税收 5 059 万元。 把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贯穿于资金分配使用的全领
四是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和土地资源。实现国有资产有 域、全过程,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预算资金管理;加
偿使用收入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10 700 万元,有效弥 大新《预算法》宣传贯彻落实力度,规范财政科学化
补地方公共预算财力不足。五是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 精细化管理,深化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改革;建立健
作。安排拨付招商引资工作经费 220 万元,依托我县 全财政对外借款审批制度、回收保证机制和责任追究
红茶节和省南博会等招商平台招好商、招大商、招优 机制,加强财政专户资金及核算管理,形成财政内部“管
商,以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重点,拉伸产业链, 事”与“管钱”分离的制约机制,保证财政资金管理安全。
提高附加值,不断促使县内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可持 三是加强财会队伍政策业务知识培训。年内先后对全
续增长的财源基础得到夯实。六是抓实企业财务规范 县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财务分管领导、办公室
核算助推协税护税。以提升企业对财政贡献率为目标, 主任和会计等人员举办了为期 4 期 940 人次的行政事
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及经营管理上给予企业倾斜和 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专题培训,对乡村干部和农村财
财政扶持,同时做好政策指导、业务培训等服务工作, 会人员相关会计法规制度和财政支农政策共 2 065 人
规范财务核算,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有效开展税费 次,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为创设全县健康良好的财
征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政财务管理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引借外力支持抓财政收支,财政保障能力不断 2016 年全县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政管理和改革
提升 取得新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财政运行
- 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