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8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98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样带与典型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河段进行了 因,以云南省楚雄州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磨家湾绿孔
植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记录到 雀为对象,设置觅食地与对照样地各36个,夜宿地
野生维管植物51科95属111种(含种下等级),其 与对照样地各16个,每个样地均观测相同的21个环
中,蕨类植物4科4属6种;无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境因子,对比分析各种环境特征之间的差异,及其
中双子叶植物40科71属84种;单子叶植物7科20属 对绿孔雀栖息地选择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食物
21种。(2)群落物种以草本为主,达67种,占总 和隐蔽条件是影响绿孔雀觅食地选择的要素,与对
物种数的60.36%;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占 照样地相比,绿孔雀偏好选择沿山谷分布坡度较缓
总物种数的32.43%,矮高位芽次之,占27.93%; 的向阳坡面,且常接近水源和小路的区域觅食,该
叶型以微型和小型叶为主,微型叶有30种,占统 区域乔木高大、郁闭度高、树种和藤本较多;乔木
计总数(50种)的60%,小型叶有11种,占总数的 盖度和胸径是影响绿孔雀夜宿地选择的主要因子,
22%。(3)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可将93个样方 绿孔雀偏好选择乔木郁闭、高大的林型作为夜宿
分为5个群系。分布最广、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 地。DCCA分析结果表明,绿孔雀的栖息地选择与
叶荆+小叶野丁香群系。 环境因子之间具有多维相互作用关系,觅食地和夜
关键词:金沙江上游;干旱河谷;亚热带荒 宿地在环境特征上存在分化,在觅食地和夜宿地之
漠植被;生活型;群落外貌 间呈现垂直迁徙的日活动规律。绿孔雀在纬度——
2
2
1
2
作者:李云琴 ,杜凡 ,汪健 ,李瑞年 , 海拔方向上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集中,表现为聚集
刘洋 2 分布在隐蔽条件好且食物和水源丰富的区域。
单位: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2.西南林业大学 关键词:绿孔雀;栖息地选择;空间分布;
林学院 云南楚雄恐龙河保护区
1
1
1
出处:《生物多样性》2016年第4期 作者:李旭 ,刘钊 ,周伟 ,白冰 2
单位:1.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院云南省森
【云南省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云南林业职业技
摘要:通过文献、标本查阅与野外调查对云 术学院
南省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整理得出 出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市观赏种子植物共有140科440属694种,其中 2016年第3期
被子植物131科415属642种,裸子植物只有9科25属
52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木樨科、菊科和百合科。 【亚洲钳嘴鹳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扩散】
按照生活型分类,乔木的有54科209种;灌木为53科 摘要:采用登录网站收集新闻报道,查阅报
168种;草本为72科297种;藤本为13科120种,其中 纸、文献,私人通讯和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了亚
观花类植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观植株类、 洲钳嘴鹳2010-2014年5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出现
观叶类和观果类。栽培植物有91科275属462种。研 地点、群体数量、停留时间、栖息生境等数据。依
究探明昆明市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并对昆明市观 据野外观察,该鸟群体大小和停留时间长短,与浅
赏种子植物资源可持续化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水沼泽面积和水体中福寿螺的密度有密切关系。在
关键词:昆明地区;观赏种子植物;种质资 水域面积大和福寿螺数量多的分布点,亚洲钳嘴鹳
源;开发利用 可以停留3-32个月,群体数量达60-1…100只。依据
1
1
2
1
作者:杨冠松 ,吴富勤 ,申仕康 ,张新军 , 南亚地区此鸟种群数量近年快速增长的实际情况,
2
2
2
董文婧 ,张雪 ,和树庄 ,王跃华 2 认为其进入中国西南地区属于自然扩散,与全球气
单位:1.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云南大学 候变暖没有直接关系。
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亚洲钳嘴鹳;自然扩散;生境特
出处:《种子》2016年第1期 征;群体数量;停留时间
作者:韩联宪,韩奔,梁丹,高歌
【云南楚雄恐龙河保护区绿孔雀春季栖息地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
选择和空间分布】 控制重点试验室
摘要:为探索绿孔雀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成 出处:《四川动物》2016年第1期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