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143
绿色发展
站、微信平台、加盟农户的手机等平台发布,不仅 的核桃经济走廊,总规模达到4万亩,初步达到人
让农户第一时间与市场对接,还让他们知道公司收 均一亩核桃的目标。截至2016年,大莫古镇进入挂
购时保护价的真实性,促进企农间的信任。 果期的核桃树接近2.5万亩,步入盛果期的核桃树
在信息服务中心,不仅农产品信息的实时变 将近1.5万亩,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左右。
动一目了然,另一套“天远”系统的视野内,50辆
冷藏车的准确位置也清晰可见。运货线路随市场信 【澄江蓝莓产值首超亿元】
息而变动正是和源能够实现市场销售利益最大化的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蒋贵友),经过产
直观表现。和源执行着严格的产品溯源体系,通过 业结构调整,澄江县生态农业大见成效。2016年,
“生产、收购、发货”三级检验。通过农产品生产 全县种植蓝莓6…000多亩,产值达1亿多元。
追溯、检测检验、质量认证、加工仓储、价格查 为控制抚仙湖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替代种
询、远程查看等系统,保障消费者全程查询、明白 植,从2004年起,澄江县对土壤酸碱度调整、草莓
消费,确保“和源”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高床扦插、容器大苗定植、全基质栽培、近地面微
“和源”模式已经开启农业4.0时代。在生产 喷和蓝莓果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综合试验,总
领域,采用物联网技术,引进美国和以色列技术, 结出一套适合澄江蓝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在政府
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 部门的推动下,2008年,澄江蓝莓批量投放市场,
手机、电脑等网络的数据化智能化控制。在流通领 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销往成都、重庆、北京、上
域,联盟电子商务公司,组建专业团队,建成红河 海、深圳等地。2011年12月,澄江县成立蓝莓产业
州第一个农业电子商务园区和大学生创业园区,14 发展领导小组,设立蓝莓产业办公室,出台相关法
家企业入驻电商园区,与淘宝、天猫、微店等合 规和蓝莓栽培技术流程,指导农户科学化、规范化
作,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年内销售收入预计可达3 种植。
亿元。 2016年,澄江县有蓝莓种植户170余户,蓝莓
发展智慧农业不单是技术应用的问题,而且 种植企业16家,注册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15个,蓝
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金融 莓加工企业1家。随着盛果期的到来,2016年产量
制度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引进龙头企业带来 大增,全县总产量900吨,蓝莓鲜果总产值8…100万
资金、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抗风险能力;政府 元,繁育蓝莓种苗100万株,产值2…000万元,全县
部门汇聚信息,整合资金,建立科学的投入机制 蓝莓产值首超亿元。
建设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改变思想
观念等。 【拉伯高脚鸡入选遗传资源名录】
据《云南日报》载(记者李秀春、和茜、康
【大莫古镇水果与核桃产业初具规模】 平),宁蒗县坚持科技与地方特有良种保护扩繁相
据《云南日报》载(通讯员顾贵明、夏石 结合,促进宁蒗拉伯高脚鸡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
红),20世纪90年代初,大莫古镇麻舍所村部分有 源名录,为进一步把拉伯高脚鸡打造成为带动贫困
市场意识的人开始种植水果。渐渐地,水果种植户 群众增收致富的惠民产业奠定品牌基础。
越来越多,全村13个村民小组几乎家家栽种果树, 拉伯高脚鸡是小凉山地区特有的优良土鸡品
总面积达3…8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村,许多 种,因其脚高而得名。研究表明,拉伯高脚鸡无论
农户也因此致富。在麻舍所村的带动下,大莫古 从其外观还是从遗传基因等方面上看,都是十分罕
镇的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全镇水果总面积突破1万 有的优良鸡种。在2012年,全县的拉伯高脚鸡存栏
亩,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太平哨村的苹果、戛 数不足1万只。为挽救和保护拉伯高脚鸡这一优质
古村的李子、挪岩村的桃子、发峨哨村的杏子形成 品种,并使之成为一项能够带动农户增收的高原特
品牌和特色。 色产业进行开发,宁蒗县畜牧局指派高级畜牧师邹
从2008年起,大莫古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 文能,到宁蒗高原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畜禽
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战略,通过政府 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建立拉伯高脚鸡保护扩繁场,
引导、统一规划、企业带动、科技支撑等一系列强 并多次邀请省、市畜牧专家,对拉伯高脚鸡成功进
有力举措,2016年建成覆盖全镇12个村(居)委会 行遗传基因鉴定。2016年,拉伯高脚鸡成功列入云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