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石林年鉴2017
P. 99
特
载
强化对内培育。激活民间投资,采取财政贴息、以奖 50千米,实现“村村都硬化、组组都通达”;实施农村饮水
代补、债券发行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 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加强村庄
设。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专项转移支付、专项建 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实施350户农村危房拆除重建项目;完
设基金项目支持,争取上级资金1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跟 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宽带乡村”工程,全县行政村100%
踪服务,继续实施“财园助企贷”“惠企贷”融资试点工 通光纤;启动优质奶源基地、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建设,禽畜
作,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帮助企业达产增效。非公经济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80%;加快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每个乡镇政
加值增8%以上,从业人员7.2万人以上。强化科技支撑,加 府所在地建成公厕2座以上,每个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建成
大研发经费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 公厕1座以上。
1.2%以上,实施科技项目10项以上。坚持产业导向,整合 (四)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环境美誉度
包装闲置土地,深挖政策潜力,强化招商引资,盘活存量 抓实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绿色景观提升工程,完成第
土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探索推进石投、农水投、旅游 三轮园博园项目,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保持在
集团公司实体化运作,盘活各类经营性资产,增强平台公 35%以上。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2.35万亩、主要交通沿线及
司投融资能力。 面山绿化853亩、河流沿岸及水源涵养区绿化4.2千米,新增
深化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制定出台“三 造林6400亩。加快建设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施第二
去一降一补”配套改革专项方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重点 污水处理厂、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增雨污管
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石林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 网6千米,垃圾收转运项目全面投入使用,城镇环境卫生保
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 洁率、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加快园林乡镇和绿色村庄创
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约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 建工作,70%以上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要求;启动国家生态
后监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创业创新动力。落实农村 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
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培育新型农业 严格环境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
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 完成环境监测国家三级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及
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实施林木权证颁发工作。深化生 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强化综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破
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位一体监管执法体 坏、违规占有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大气、水土
系。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着力解决教育、卫生等人民群 污染防治等环保专项行动,启动云桂铁路、大叠水旅游专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线等交通要道沿线和石林景区入口、石林西站等重点区域
(三)注重完善功能,增加城乡宜居度 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巴江河、普拉河河道5千米;加大对污
提升城市品质。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 染源、污染企业的监管处罚力度,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
及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长湖 在指标范围内,保持石林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
旅游专线二期建设,推进西石一级公路改造,完成大叠水旅 态环境。
游专线二期和环城南路路面工程;实施西城大道、巴江桥至 (五)统筹社会事业,拓宽民生保障力
环城南路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新增市政道路5条4千米。启动 切实加强教育育民。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桃园水乡、世纪阳光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南林大石林校 完成大屯工业园区幼儿园建设,开工建设巴江双语幼儿园,
区建设,力争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强力推进西北片区棚 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在园幼儿占比达85%。加快义务教育薄弱
户区改造,实施安置房建设,启动鹿阜古镇规划建设。实施 学校、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完成鹿阜中学“全面改薄”和石
长湖、北大村、板桥特色集镇建设,新增城市面积0.5平方 林中学、阿乌小学等11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义务教育
千米,城镇化率达42%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四治三 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提质工程,促进高中教育优质
改一拆一增”工作,整合数字城管系统,加强停车泊位管 化、特色化发展,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增20%以上,力争达到
理,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规范城市交通秩序;突出城市节 30%;启动县民中综合楼建设,县一中食堂建成投入使用。
点形象改造,重点加强城乡接合部亮化美化提升,完成城市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考核,落实教师
风貌改造修缮;规范路标路牌、店招店牌,建成石林旅游标 交流轮岗制度;建成1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防治校
识系统。 园暴力事件。加大开放办教育力度,引进优质教育品牌合作
改善农村基础。继续实施乡镇“九个一”工程,进一 办学;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就业匹配
步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度,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防止发生返贫现象。实施市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大力支持文体乐民。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力度,充分
完成小糯黑省级民族特色村建设。着力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排 发挥两馆一站、村文化室阵地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惠民示范
查,实施上打磨箐村、芋头得村地质灾害整村搬迁。有序推 村建设;加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拟制《阿诗玛文化传承与
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完善村庄规划,完成新农村建设 保护条例》;加强文物抢救保护力度,启动白石岭考古调勘
项目12个;全面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硬化改造农村公路 工作,实施杨氏宅院、邕州古驿道等文物保护修缮。推进方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