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石林年鉴2017
P. 99

特
                                                                                                载


              强化对内培育。激活民间投资,采取财政贴息、以奖                          50千米,实现“村村都硬化、组组都通达”;实施农村饮水
           代补、债券发行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济建                           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以上;加强村庄
           设。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专项转移支付、专项建                           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实施350户农村危房拆除重建项目;完
           设基金项目支持,争取上级资金1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跟                          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宽带乡村”工程,全县行政村100%
           踪服务,继续实施“财园助企贷”“惠企贷”融资试点工                           通光纤;启动优质奶源基地、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建设,禽畜
           作,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帮助企业达产增效。非公经济增                           规模养殖比重达80%;加快推进农村公厕建设,每个乡镇政
           加值增8%以上,从业人员7.2万人以上。强化科技支撑,加                        府所在地建成公厕2座以上,每个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建成
           大研发经费投入,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                         公厕1座以上。
           1.2%以上,实施科技项目10项以上。坚持产业导向,整合                            (四)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环境美誉度
           包装闲置土地,深挖政策潜力,强化招商引资,盘活存量                               抓实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绿色景观提升工程,完成第
           土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探索推进石投、农水投、旅游                           三轮园博园项目,新增绿地1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保持在
           集团公司实体化运作,盘活各类经营性资产,增强平台公                           35%以上。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2.35万亩、主要交通沿线及
           司投融资能力。                                             面山绿化853亩、河流沿岸及水源涵养区绿化4.2千米,新增
              深化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制定出台“三                          造林6400亩。加快建设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施第二
           去一降一补”配套改革专项方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重点                          污水处理厂、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新增雨污管
           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石林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                          网6千米,垃圾收转运项目全面投入使用,城镇环境卫生保
           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                          洁率、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加快园林乡镇和绿色村庄创
           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约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                          建工作,70%以上建制村达到绿色村庄要求;启动国家生态
           后监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创业创新动力。落实农村                          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
           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培育新型农业                              严格环境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
           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                          完成环境监测国家三级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及
           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实施林木权证颁发工作。深化生                          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强化综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破
           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位一体监管执法体                          坏、违规占有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大气、水土
           系。深入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着力解决教育、卫生等人民群                          污染防治等环保专项行动,启动云桂铁路、大叠水旅游专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线等交通要道沿线和石林景区入口、石林西站等重点区域
              (三)注重完善功能,增加城乡宜居度                                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巴江河、普拉河河道5千米;加大对污
              提升城市品质。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                         染源、污染企业的监管处罚力度,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
           及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长湖                          在指标范围内,保持石林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
           旅游专线二期建设,推进西石一级公路改造,完成大叠水旅                          态环境。
           游专线二期和环城南路路面工程;实施西城大道、巴江桥至                              (五)统筹社会事业,拓宽民生保障力
           环城南路段等市政道路建设,新增市政道路5条4千米。启动                             切实加强教育育民。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桃园水乡、世纪阳光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南林大石林校                          完成大屯工业园区幼儿园建设,开工建设巴江双语幼儿园,
           区建设,力争一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强力推进西北片区棚                          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在园幼儿占比达85%。加快义务教育薄弱
           户区改造,实施安置房建设,启动鹿阜古镇规划建设。实施                          学校、薄弱环节改造提升,完成鹿阜中学“全面改薄”和石
           长湖、北大村、板桥特色集镇建设,新增城市面积0.5平方                         林中学、阿乌小学等11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义务教育
           千米,城镇化率达42%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四治三                         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提质工程,促进高中教育优质
           改一拆一增”工作,整合数字城管系统,加强停车泊位管                           化、特色化发展,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增20%以上,力争达到
           理,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点,规范城市交通秩序;突出城市节                          30%;启动县民中综合楼建设,县一中食堂建成投入使用。
           点形象改造,重点加强城乡接合部亮化美化提升,完成城市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考核,落实教师
           风貌改造修缮;规范路标路牌、店招店牌,建成石林旅游标                          交流轮岗制度;建成1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防治校
           识系统。                                                园暴力事件。加大开放办教育力度,引进优质教育品牌合作
              改善农村基础。继续实施乡镇“九个一”工程,进一                          办学;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就业匹配
           步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度,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防止发生返贫现象。实施市级少数民族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大力支持文体乐民。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力度,充分
           完成小糯黑省级民族特色村建设。着力抓好地质灾害隐患排                          发挥两馆一站、村文化室阵地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惠民示范
           查,实施上打磨箐村、芋头得村地质灾害整村搬迁。有序推                          村建设;加大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拟制《阿诗玛文化传承与
           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完善村庄规划,完成新农村建设                          保护条例》;加强文物抢救保护力度,启动白石岭考古调勘
           项目12个;全面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硬化改造农村公路                         工作,实施杨氏宅院、邕州古驿道等文物保护修缮。推进方
                                                                                                             19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