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397

乡(镇)党委工作

劣产品和消费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着力提升
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1万元。强化食品药
品、餐饮等消费市场的监管,办理食品流通许可5户,餐饮服务许可6户。开展消费市场专项整
治行动,检查食品经营企业85户次,集市4次,下发检查记录50份,查出隐患40条,责令当场
整改39户,限期整改1户。二是推进基础设施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
导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加快推进路网、水网、信息网建设,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发
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强化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
化发展要求,加快乡村公路、村社公路联通工程建设,抓好相邻乡镇和部分村组之间的“断头
路”建设。投资270万元建设土桥至金箐大寨公路5.4公里;投资510万元建设锅厂至阿来歹公路
10.2公里;新建村社公路30余公里;投资16.6万余元修建石山脚、小泥湾、罗黑等危险路段安保
设施。全年共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个,争取财政奖补资金49万元,带动群众筹资
48740元,累计投工投劳5900个工日。强化水利设施建设,以防洪治旱为中心,重点解决工程
性缺水问题。加快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维修。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
农田灌溉保障水平。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投入资金450.5万
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227件;群众累计投工投劳6.5万个工日。完成小水窖建设485口。完
成蓄水任务23.55万立方米,解决2260人、61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实现新增和改善灌排面积
1850亩。强化网络信息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基础实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信息基础传输网、宽带
接入网传输能力和覆盖率,加快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实施宽带进乡入村工程,实现行政
村“村村通宽带”并向自然村延伸覆盖。三是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体系。按照“产业特色化、布
局聚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具有大水井特色
的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传统油菜籽、土蜂蜜、水产品等产品的供给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
争力。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峰林旅游、垂钓休闲、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加快
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地改造和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生产和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
落实力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一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集镇功能建设,不断优化功能和结
构布局,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发挥集镇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建设旅游特色小集镇。积极扶
持中心村发展,将经济基础较好、有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辐
射带动能力的中心村纳入集镇统一规划建设,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以中心村重点建设集中安置
点,引导农村人口到乡中心村集中居住。加强集镇道路、供排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及教
育、医疗、文化、社保、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开展
以“美丽宜居乡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行动,按照“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总
要求,以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村寨环境整治、精准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社会治理十大工程为抓
手,推动新农村建设由“单项突进”向“综合发展”转变,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
村”转型,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和幸福感。全年争取项目资金333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6户,房屋修缮加固140户。按照

                                                                                                                       - 367 -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