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4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354

2015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境,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民政工作扎实开展。2015年,共发放临时救助款14.22万元,发放救济大米2.4万公斤,

解决547余户1621余人的基本生活;上报农村低保户1344户,2308人,组织入户核查9次,上报
新增城市低保82户,198人,变更户31户;全年共发放各种优抚及定补金256.7万元。

      2.扶贫事业扎实推进。街道办严格按照“四个确实”、“四个一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
罗雄街道717户2366人建档立卡户到2016年底实现1200人脱贫,力争实现1300人脱贫,实现养
马、大明、补歹、中和等4个贫困行政村摘帽出列,到2019年实现全面完成罗雄街道脱贫攻坚
任务。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500万元,完成阿总大桥至鲁西8.2公里道路建设;投资
695万元,完成羊者窝至中和道路建设13.9公里;投资152万元,建设羊者窝至平田道路建设3.1
公里;投资981万元建设幸多禄至中和13.9公里道路建设;投资2529万元,完善塘房至沙锅寨道
路建设9公里;投资512万元,建设324国道至养马寨12.6公里通畅工程在建中。2015年投入资金
1245余万元,完成各类工程建设项目23件,解决了5150人、1000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增
加有效灌溉面积6000余亩,保护耕地1.8万亩。立足信息服务“三农”的总体要求统一接通了
全街道14个行政村互联网。目前,全街道移动信号覆盖率达98%,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90%
以上。

      4.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按照“八有”标准,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成
村级活动场所14个,建立村(居)民小组活动场所30个,红白理事会场所5个,远程教育站点15
个。在村(社区)建成14个文体活动室、14个农家书屋、14个信息资源村级服务点、2个文体活
动广场、40余块体育场地。2015年落实农村居民建房申请402户,农村危房改造300户。

      5.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加强社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快生态村建设步伐,进一步
落实河长制,投入资金31万元,对西门河、大干河等防洪设施和河道进行了清淤除障,共清理
河道5.6公里,清除淤积和垃圾0.53万立方米,悬挂警示标语9条,让3万余群众受益、农田受益
面积达0.3万亩。投资700余万元,完成多依河综合治理,保护耕地1.8万亩。

      6.计生、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努力做好优生促进工作,全年开展各类计生服务4500余人
次,发放各类奖励、补助15.5万元。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2.4万份,参加合
作医疗3.21万户8.71万人,参合率超过109%。全年兑现门诊、住院补偿费用99.6万元。

      7.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一年来,共举办法制教育、
实用技术、农函大、残疾人创业就业等培训32期,累计受训2万余人次,培养各类实用技术骨干
1600余人,致富带头人30余人;完成新增就业6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累
计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3500余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务工人员提供劳动纠纷调解、司法援
助、劳动保障等,维护广大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完成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33万人,收
缴保费350余万元,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续保工作6000余人。

      8.教育事业全面进步。以“八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2015年共争取
资金441.20万元,新建校舍3207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2081平方米;新建公租房70套,共2800平
方米;改造补歹小学闲置校舍1所,项目资金36.00万元;街道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
皆为100%;全街道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中考录取率达62.3%,2014~2015学年教育教学成
绩名列全县第三,获得县综合考核二等奖。

      9.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一年来,先后在县电视台播出政策导向类、民生关

  - 324 -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