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龙陵年鉴2017
P. 136
龙陵年鉴 2017
108.1万吨,膨润土66.1万吨,硅藻泥147万吨,电 13.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9.2∶42∶28.8
气石0.22矿物千克、萤石5.07矿石万吨,硅石1 300 调整为2016年的28.4∶40.7∶30.9。人均生产总值
万吨,建筑用灰岩1 286.34万立方米,白云岩140.96 23 919元(用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0.9%。规
万立方米,建筑用砂77.98万立方米。 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4.25亿元,增长33.7%;财
全县优势矿产为铅、锌,重要矿产主要有煤、 政总收入8.46亿元,增长4.8%,其中公共财政预
铁、铍、铌、钽、硅石、水泥用灰岩及黄龙玉等8 算收入5.37亿元,增长10.6%。财政总支出26.7亿
种。龙陵境内植物种类繁多,野生珍稀植物有桫 元,增长10.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52亿
椤、秃杉、长蕊木兰、大树杜鹃、滇桐、云南山 元,增长12.8%;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7.75
茶、黄连、山龙眼、红花木莲、滇楠、红椿、杜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
鹃、红豆杉、滇楸、苏木、香果等。经济林木主要 25.1%和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亿元,增
有泡核桃、油茶、李、梨、花椒、胡椒等。竹类有 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76元,增
龙竹、甜竹、埋桑竹、疙瘩竹、荆竹、苦竹等5属 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841元,增长
19种。花卉类木本50多种,草本、藤本60多种,中 1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居民消费价格
草药378种,食用菌112种,蔬菜63种,豆类68种, 指数101.4%。
香料13种,全县共有植物1 213种。境内还生长着特
别珍稀的野生稻、大树花生、野生大树茶等物种。 【农 业】 2016年,全县耕地面积393 627万亩,
全县共有动物201种。兽类主要有豹、熊、 其中: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5.81万亩,增5.3%。全
鹿、野猪等40余种。禽类主要有孔雀、原鸡、画 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753 051万亩,良种覆盖率
眉、乌鸦、秃鹰等60余种。鱼类主要有虎头鱼、火 达95%以上,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6.5%,农机
筒鱼、鳅鱼、鳝鱼、扁头鱼等20余种。爬行动物主 总动力达到24万千瓦特,农业机械拥有量3.68万台
要有蟒蛇、眼镜蛇、四脚蛇、变色龙、壁虎等20余 (套),农机作业面积累计达68.9万亩次,主要
种。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石蚌、蟾蜍等。软体动 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7.09%。全县完
物主要有蜗牛、螺蛳、蚌、蚯蚓、蚂蟥等10余种。 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86 500万元,增长6.01%。其
节肢动物主要有蜈蚣、蜜蜂、蚂蚁、天牛、蝴蝶等 中:农业产值123 125万元,比上年增长4%,林业
60余种。 产值44 750万元,比上年增长8.01%,畜牧业产值
龙陵县属温泉出露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 106 787万元,比上年增长7.96%,渔业产值8 405
是滇西十二热田之一。全县有泉眼上千点,水温在 万元,比上年增长16.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30℃以上的温泉有50处,占全市179处的28%,占 3 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完成农林牧渔增
全省654处的7.6%,其中90℃以上有3处,70~80℃ 加值197 629万元,增长6.09%,其中:农业增加值
有8处,50~60℃有14处。主要分布在龙山9处,镇 85 414万元,比上年增长4.03%,林业增加值31 937
安1处,龙江9处,腊勐3处,碧寨1处,龙新8处, 万元,比上年增长7.32%,畜牧业增加值72 469万
天宁1处,象达9处,平达3处,勐糯2处,木城1 元,比上年增长8.07%,渔业增加值5 280万元,
处。邦腊掌温泉群泉水中含有钾、纳、钙、镁、 比上年增长17.0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 529
锂、铯、铷等23种化学物质,属富含多种化学物质 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9万
的氡氟泉,矿化度为每升0.7克,其中:上硝流量 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万吨,同比增长2.7%,实
为0.0 025立方米/秒,水温达86~104℃;中硝流量 现产值40 000万元。稳定甘蔗面积10万亩,实现甘
为0.0 015立方米/秒,水温达96~98℃;下硝流量为 蔗产量42万吨,产值18 000万元。茶叶种植面积
0.0 075立方米/秒,水温达75~98℃。 达10.9万亩,实现茶叶产量7 354吨,产值14 400万
元。收购烤烟13.2万担,收购香料烟2.71万担,实
【经济概貌】 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现“两烟”产值2.18亿元。渔业库塘养殖面积达
6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 9 930亩、稻田养鱼54 400亩,实现渔业产量6 780
加值19.51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7.98 吨,同比增长16.8%。全县咖啡种植面积1.5万亩,
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 实现咖啡产量22 00吨,同比增长4%。全县中药材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