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8 - 宣威政协志
P. 548
宣 威 政 协 志 (1984 ~ 2014)
XUAN WEI ZHENG XIE ZHI
下去,下去能住下来,住下来能真正帮助基层办事。在虹桥提出狠抓旱粮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帮助制订《虹桥办事处奔小康规划以及实施措施》,还协调将 160 亩老果园承包给工贸实业公司进行
开发。在永安办事处,提出稳粮促烟促畜,大力发展林果药的思路。在糯着,配合村党支部,组织人力、
物力、财力,劳均投工 76 个,修通乡、村社公路 6.08 公里,协调资金 5.05 万元,新建引水工程一件,
解决了 600 余人的饮水,600 亩旱地水浇。同时,积极响应市委结对扶贫号召,除动员机关干部带头结
对帮扶 28 户外,又动员全市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帮扶。据统计,全市政协委员结对帮扶 218 户,大多收
到了好的效果。
2.认真贯彻省政协召开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我们多次深入到少数民族散杂居地
区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帮助阿都乡争得省政协扶贫开发项目列项,扶持资金 9
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已栽板栗 850 亩,核桃 500 亩。四次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到东山乡芙蓉村帮助试栽蒙烟,
获得成功,为高寒冷凉地区脱贫致富寻找了新路。1996 年 12 月省政协主席刘树生自己出钱买 50 床棉被,
委托秘书长韩龙送到阿都乡马鞍山的行动,对于我们来说是激励,是鞭策,我们两次上马鞍山访贫问苦,
帮助工作。该村 1997 年实现了“两突破一变化”:即从不栽烟到栽烟,从不推广良种到推广良种。物
质的力量是有限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的关心使那里的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由
坐着穷熬穷等到发奋起来靠苦干实干走脱贫致富的路。
3.为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教育的良好风尚。我们深入普立、西泽、乐丰等乡镇调
查整理了 5 名先进教师的事迹材料,推荐参加“云南省边疆山区少数民族教育特别奖”的评选,分别
荣获一、二、三等奖。九五年,来宾镇虎头办事处彭斌同学,高考以总分 587 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华中
理工大学,获省扶贫基金会特别奖学金的提名后,我们为其申报特别奖学金,经评审该生每年获特别
奖学金 1500 元。于微细处见精神,这样做起到了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作用。同时,我们还推荐了市
政协委员高连鄂、胡德报、周蓉珍参与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举办的“95
创业之星”评选。经评选他(她)们获“95 创业之星”奖,会议期间,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沛瑶、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洪学智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不仅展示了委员风采,更重要的是
领导的关心,更加激励他们的创业、拼搏精神。
4.为发展和培育农村经济出力。我们组织委员中的术人员,在落水、永安、松林、黎山等村(办)
举办林果管理技术培训班。同时,还配合曲靖九三学社在西泽、虹桥、羊场四个村(办),五个点进
行 Lc-1 应用玉米多穗试验。1996 年,为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在阿都乡对村社干部和部分农户
进行农科培训,讲授旱粮生产、果树栽培、管理等知识。为培育农村后续产业,首先在榕城试办了银
杏栽植样板、经过努力, 1996 年全市 13 个乡(镇)栽下银杏 1000 余亩。
5.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办实事。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市委反映,另一方
面找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支持,帮助基层解决问题。五年来,先后从省、地、市有关部门协调争取资金
143.08 万元,协调购买化肥 200 余吨,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水、电、林、果、土、校等基础设施建设、
办成 500 元以上一件的实事 41 件,深受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我们还与曲靖市政协共同邀请曲靖
市 18 名中小学高级、特级教师,赴倘塘、西泽等地为中小学校作教学示范辅导、宣传讲解《国旗法》。
在阿都乡开展教育医疗扶贫活动,为群众看病 1352 人次,B 超检查 360 人,赠送价值 3500 元的药品,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