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5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85
典型报道
组织决定、社会公示 7 道程序,做到紧扣问题抓关键,层层选拔重质量。
“这是全县在政学研创新平台机制上的有益尝试与拓展。”李荣文介绍,交友只是“常委
挂钩 + 专家自主 + 创园基地”模式中的第一阶段,而人社局作为桥梁单位,要为挂钩班子成员
专家进一步完善访谈座谈制,同时,围绕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难点性、
节点性问题,将专家意见建议,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加以备案,成为县委、县政府决策
科学化重要参考。
李荣文说,下一步,人社部门还将鼓励支持县委班子联系专家直接进入大学生创业园及实
训基地等孵化器中,承担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指导科技创新难题攻关,组建科研技术团队,
自主选择科研助手,凝聚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首批县委联系专家共有 59 名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覆盖 11 个领域。在综合评比 59 名参评
人选的工作实绩、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后,最终选拔出 15 位实绩突出、影响较大、有较深造
诣、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专家,纳入首批“签约交友”名单。
民安乐村人 这回真正安乐起来了
昆明日报 2017 年 6 月 17 日头版
(钟士盛)中耕一过,禄劝民安乐村委会 7 组农户陈兴丽便来到乐村淘村级体验中心大屏
幕前了解农产品实时价格。“洋芋 1.4 元一斤,可以卖了。”儿子陈超的建议,得到陈兴丽赞同,
随后,陈超用手机把自家种的土豆“挂”上了网。
时间回溯到 1978 年,则黑公社民安乐生产大队支书杨志聪,在村口看到身披蓑衣、头戴斗
笠的公社党委书记刘绍伦行色匆匆赶来:“志聪,叫社员村口集中开会,我们要造林护土生产
自救。”杨志聪事后才知道,刘绍伦为了开动员会,步行了一天一夜。杨志聪当时肯定没想到,
如今的民安乐,信息化已可代替人跑路。
会后,则黑掀起一场耗时近 3 年的万亩造林运动,民安乐大队 875 名社员与其余 7 个大队
的社员上山轮种,1 万亩华山松战胜了水土流失,而民安乐的林产品种类也逐步有了白芸豆、
核桃、花椒、黄果和中药材,林下养殖也从那时发展起来。
“前人为我们攒下了这份家底。”站在崭新的民安乐村史馆,现任支书周应洪说,民安乐
彝语译为“诗意萦绕的地方”,当年,在刘绍伦书记、杨志聪支书和社员共同努力下,生存问
题解决了。但在 2016 年前,路难行、用水缺、房破烂等问题,并未让这里的人真正安乐。
“没有 2016 年的攻坚,民安乐再过 40 年也不会安乐。”村委会副主任张兴才坦言,脱贫
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汇聚,外出经商离开十多年的他主动回家投身到建设中。通村路终于打通了,
原本 10 元每公斤都没人要的山核桃,已能卖到 30 元每公斤。
如今,站在高处俯瞰民安乐村,一条条水泥硬化路,像一条条蜿蜒的白龙,通村达户。
在县水务局的挂包扶持下,投资 80 万元的自来水入户项目完工。拧开水龙头的刹那间,安
全放心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民安乐人彻底告别了瓦片接雨露、生产没水用的苦难史。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