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中共禄劝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47
重要讲话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两进两出两对接一提升”的总体思路,组织“三个百日会战”,
实施“十大工程”,投入资金 42.733 亿元,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整体贫困程度显著缓解。
贫困退出全面达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达到云南省贫困退出“6965”考核标准。
4341 户 14451 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 5.69% 降低到 1.82%。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硬化 38 个建制村和 467 个自然村进村公路 1394 公里,新(改扩)建自然村进村公路 524 公里。
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 100%、硬化率达 62.4%。完成 328 个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 157.8 万平方米。
筹资 5000 万元,完成覆盖 1199.25 公里农村公路的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农村人饮提升改造项目
216 件,贫困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 85% 以上。投资 4719.58 万元,完成 124 个村组活动场所建设。
20 个省级贫困村通光纤网络。农房建设力度空前。整合资金项目,争取政策性贷款,投资近 10
亿元,969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共有 8476 户新建住房;实施 51 个重点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新建农房 2194 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5980 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稳
固住房。农户收入大幅提高。县级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9096.25 万元,全覆盖落实贫困户种养殖
产业增收项目,推进 70 个村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扶持发展 20 个省级贫困村 43 个合作
社,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7545 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务工收入达 1.81 亿元。市、
县两级单位和干部结对帮扶农户发展产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 3500 元
以上。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县级财政投入 7670.76 万元,促进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义
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省级复检。5310 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补助政策,贫困家庭子女享
受全免费职业教育。20 个省级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00% 参加城
乡居民医疗保险。构筑“五条医疗保障线”,兑付减免医疗保险救助资金 1848.6 万元。组织开
展“同心·共铸中国心”等义诊活动,48 名先心病患者免费就医。兑付云龙水库水源区生产生
活补助 4304.88 万元、退耕还林等生态补偿资金 1588.57 万元,惠及贫困人口 8855 户 30222 人。
4798 户 15295 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 100%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为符合条件的 3073 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安排 1700 万元用于贫困人口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精
准脱贫创造经验。高位统筹,上下联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支持禄劝脱贫,
安排专项资金,出台支持政策,形成强大合力。立足自身,苦干实干巧干,建立“七大体系”,
落实“六个精准”,严格“五个到户到人”,实施“七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
用活外力,实行多维联动,1 家央企、2 个省级单位、32 个市级部门和市管企业对口帮扶,投
入资金 5.54 亿元;县内单位、干部职工投入帮扶资金 1.2 亿元;北京朝阳区等地和社会各界无
私援助,捐款捐物折资 10458.14 万元,形成大扶贫格局。激发内力,强化宣传动员,实施“百千万
工程”,开展“六个百家”活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全面落实,评选表彰“十二
个一” 先进个人 130 名、先进集体 40 个,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主体作用。我县脱贫摘帽取
得显著成绩和成功经验,得到领导充分肯定,群众广泛认可,社会普遍关注,媒体重点宣传。
三是特色产业实现新发展。实施省级财政支农项目 12 个、市级特色产业示范项目 16 个,
发放支农惠农资金 20368 万元。投资 1250 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 8500 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20.96 万吨,收购烟叶 21.719 万担。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 2 万亩,与云南白药集团、维和药业
合作发展中药材产业。完成核桃提质增效 3.5 万亩、板栗提质增效 1 万亩。实施马铃薯种薯更
新换代 3.6 万亩,种植面积达 14.8 万亩。种植蔬菜 10.67 万亩、花卉 5626 亩、水果 4021 亩。
出栏生猪 79.74 万头、牛 10.06 万头、羊 30.55 万只、禽类 239.6 万羽,新建养殖场(小区)6 个。
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3 项。培育市级龙头企业 6 户,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323 个。
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乐村淘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收入 2300 余万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