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临沧年鉴2018
P. 72
临沧年鉴
沧、临翔至清水河等10条(段)高速 和人口较少民族开展普通话普及,实 启动孟定清水河口岸经济区双
公路建设,争取开工云县至南涧高速 现农业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 创孵化园及综合保税标准厂房建设项
公路,完成高速公路投资160亿元以 盖。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目、亚行贷款2.5亿美元综合发展项
上。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 扎实推进第二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 目。推进临沧边合区国际产能合作示
施建制村窄路加宽,完成直过民族、 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 范区建设,完善边境口岸物流设施。
沿边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2 000千米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加 推动清水河口岸迁建和对等开放
以上。确保大理至临沧铁路完成投 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和成果运 工作,争取缅甸清水河口岸联检设施
资15亿元以上,争取开工临沧至清 用,分类推进精准扶贫措施到村到户 纳入对外援建计划。做好南伞、永和
水河铁路,扎实推进临沧至普洱、 到人。注重扶志与扶智并举,挖掘脱 口岸升格开放层级的争取工作,加快
临沧至芒市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 贫潜能。关心扶贫干部,加强队伍 南伞口岸货运通道联检设施和永和口
快凤庆、永德机场建设和孟定机场 培训和管理,提高攻坚能力。强化 岸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沿边金融综合
项目前期工作。 资金管理,整合涉农资金。强化跟 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跨境金融开放
加强水利、能源和通信建设。新 踪问效和审计监督,开展扶贫领域 合作和业务创新。
开工10件中型和小(一)型水库、2 专项治理。 坚持“四个先行”,推动滚弄大
件水系连通、2件澜沧江水资源综合 (三)狠抓产业培育建设,加快 桥援建项目开工建设,整合商务、外
开发利用和1件中型灌区工程;加快 做大经济总量 事、侨务等资源,充分发挥驻缅商务
34件续建水利项目建设,确保竣工验 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把发展经济 代表处作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
收5件重点水源工程;推进21件重点 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100 引进缅方企业入驻临沧。加强与缅甸
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山区“五小水 个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经贸、劳务、技术、文化、医疗、教
利”工程1.7万件;完成16万人农村饮 实现非电工业投资增长10%。完成全 育交流合作,推进替代种植向替代产
水巩固提升任务。完成规模以上水利 社会用电量32.5亿千瓦时。推动工业 业转型发展。
水电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新增高 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集群发展,确 突出精准招商,瞄准世界500
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力争有 保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重
效灌溉保障率达52%。加快推进中缅 15%以上。帮扶民企解困,推动实体 点推出100个高原特色产业、100个
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天 企业释放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 “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100个沿边
然气管道(临沧)支线项目。实施宽 益。指导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6 对外开放招商项目。
带中国“城市千兆到户”“农村百兆 亿千瓦时以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五)狠抓城镇规划建设,加快
到户”工程。加快建制村直接通邮, 扶强做大国企,支持企业上市,力争 提升城镇生态宜居水平
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企 完成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临沧市
(二)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业年报公示率保持在90%以上。 城市总体规划、临沧中心城区东部拓
加快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强化环 展规划、物流枢纽规划,加快多规合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确保3个县 保目标责任落实。引导企业开展清洁 一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历史文化街
(区)、4.8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抓 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创建节水标杆 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完善城市配
紧2016年扶贫搬迁扫尾工作,确保3 企业和资源循环化利用园区。 套功能。
月底前全面完成2017年52个易地扶贫 推进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 推进临沧中心城区东拓发展,
搬迁安置点建设,6月底前实现100% 务业发展。加快沧源国际旅游度假 加快建设临沧民族风情美食文化大观
入住。实施好5.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 区建设,启动翁丁景区、崖画谷4A 园、亚微会展中心。全力抓好保障性
作。优先安排农村道路、人畜饮水安 级景区创建,推进13个民族特色旅游 住房扫尾入住工作。新开工棚户区改
全等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继续 村、15个营地建设,启动建设3个美 造1.69万套(户)。扩大住房公积金
扶持贫困人口人均有5亩以上产业基 食街区,建设5条旅游公路、30个观 制度覆盖面,新增缴存人员1.2万人以
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景台、8个游客服务中心和一批旅游 上。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
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次。深化农村集 厕所。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和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
体土地改革,增加贫困人口的财产性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创建成果, 抓好6个特色小镇建设。完成城镇建
收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动 推进森林城市与旅游融合发展。抓好 设投资350亿元。
农村人口稳定增收。落实好“健康扶 边境旅游示范区建设,融入全省“一 实施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
贫”30条措施,让困难群众“看得起 部手机游云南”数据平台和“智慧旅 明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平安
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 游”建设,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1亿 城市“六城同创”。抓好国家土地例
病、病不致贫”。实现适龄少年儿童 元,增长40%。 行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继续实施城乡
无辍学,落实好资助政策、免费职业 (四)狠抓沿边开发开放,加快 “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人居环境提升
教育招生托底政策。对“直过民族” 促进对缅开放合作 行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部打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