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会泽县“8·03”抗震救灾志
P. 279
第六篇 恢复生产与精神家园重建
座;农艺措施配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3000亩、地膜覆盖抗旱节水栽培3000亩、耕地培肥绿肥
种植2000亩。2017年6月20日,项目顺利验收。
(二)会泽县马铃薯繁育中心1万平方米脱毒网棚及配套设施项目
项目总投资514万元,于2016年2月25日开工,2016年12月30日竣工。建成脱毒原原种生产防虫大棚
网室6576平方米(含内部配套设施设备),玻璃温室500平方米,晾晒棚160平方米,新品种推荐室200
平方米;扩容315kVA变压器1台、更新电气设备及线路改造;硬化道路5条1371.7米;安装排灌渠道护栏
218.6米,田间排灌沟渠盖板624.9米;改造排灌沟渠1条195米,建设围墙345.9米,大门1道,院内硬化
2582.38平方米,硬化棚间道路466.2米;购置原原种生产资料1批。2017年6月20日,项目顺利验收。
(三)发展秋冬作物及小春种植
围绕“大春损失晚秋补、小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的思路,根据各乡(镇、街道)资源优
势和市场需求,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薯则薯、应种尽种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充分利
用大春早熟作物收获后的空闲地、水毁地、果园空隙地种植晚秋作物,推广烟薯、粮菜、果菜间套种
植模式,扩大秋马铃薯、秋杂粮、秋蔬菜等晚秋粮菜和绿肥种植面积。组织县乡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
户,深入田间地头,分片负责,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抓好媷锄、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为主的田
间管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项技术一项技术落实,切实将种植、施肥、防病、抗灾减灾等多环
节增产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努力提高单产,夺取晚秋及冬农丰收。
2014年,完成晚秋种植71.2万亩,其中晚秋粮食作物种植12.2万亩;晚秋蔬菜4.7万亩;蔓菁、萝
卜16.2万亩;绿肥38.1万亩。完成冬农开发及小春生产种植76万亩,其中小春粮豆生产28万亩,总产
4500万公斤;冬早蔬菜10万亩;绿肥38万亩。
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1.37亿元、同比增3.5%,农业增加值37.57亿元、同比增4.3%,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8元、同比增11.3%。粮食播种169.1万亩,同比增0.6%;粮食总产49.2万吨,同
比增1.65%。完成马铃薯种植80万亩,产量160.36万吨,产值31.76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同比
增1.27%、14.14%、13.02%。完成蔬菜种植50.28万亩,产量81.42万吨(鲜重),产值 10.87亿元,面
积、产量、产值分别同比增4.01%、5.75%、11.49%。完成水产养殖6.2万亩,产量1.43万吨,产值5.53
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同比增1.64%、10%、72.81%;野生土著鱼品种20余个,繁育短须裂腹
鱼40余万尾、会泽金线鲃1万尾、滇池金线鲃30余万尾;完成水果种植7万亩,实现水果产量8005万千
克,产值2.01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同比增4.48%、52.67%、46.72%。完成花卉种植1.2万亩,
产量1.2亿枝(粒),产值1.32亿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百合花种球繁育和鲜切花基地,90%的鲜花送
呈贡斗南花卉市场交易,10%的鲜花通过微信、“互联网+《亚洲花都》网”电商平台远销港澳台地
区及东南亚国家。完成中药材种植8.6万亩,其中玛咖7万亩,中药材产量3970万千克(鲜品),产值
6.43亿元。
201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6.11亿元,同比增5.8%;农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6.2%。完成粮食
播种面积172.2万亩,同比增1.83%,粮食总产达50.2万吨,同比增2.03%。完成马铃薯种植80.2万亩,
产量160.58万吨,实现产值30.03亿元;蔬菜种植52.2万亩,产量84.1万吨,实现产值11.04 亿元;水
果种植面积达7.8万亩,产量8.6万吨,产值2.28亿元;中药材种植1.76万亩,产量1.08万吨,实现产值
1.22亿元;花卉种植1.21万亩,产量10650万枝(粒),实现产值3.74亿元;完成水产养殖面积4.31万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