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会泽县“8·03”抗震救灾志
P. 184

)6*;&  9*"/o c  p,"/(;)&/(`+*6;"*`;)*
                         “8·03”抗震救灾志


                疗救护点)23次。逐批开箱严格查验爱心企业、人士捐赠的药品、器械、瓶装水、方便面、大米、菜
                油、饼干、面包等物资,查看包装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货品来源、数量、贮存、流向等信息,

                全力把好捐赠食品药品安全,查验捐赠食品53批(次)、药品器械151批(次),拦截销毁过期器械
                1批(次)390盒、近效期药品2批(次)181盒;下发监督意见书31份,发放消毒灵、洗手液12件384
                瓶、食物罩50个;在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上查验药品器械151批(次)、检测蔬菜农药残留21次、食

                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13次、瘦肉精检测9次、餐用具消毒情况抽检10次、水质抽检16次。


                    二、防疫知识宣传

                    抗震救灾过程中,各级卫生防疫队伍积极组织灾后疾病防治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专栏、宣传橱窗等形多种式,向灾区群众宣传个人卫生、食品、饮用水及消毒防
                病等知识,讲解灾后感冒、腹泻等预防知识,并发放传染病预防单和常用药品。要求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

                后洗手,就餐时不用手直接接触食物,不吃生食和不洁净食物,不喝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的水,不随地吐痰
                和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其他废弃物,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混用毛巾、脸盆,出现皮肤损伤时切忌
                抓搔,利用消毒药水、消毒药粉等严格实施粪便、污水及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卫生处理,及时消杀厕

                所、安置点、垃圾堆等地的蚊蝇和老鼠,熟悉灾后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降低灾后疫病发生危险度。
                    抗震救灾期间,累计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讲座7792人次,张贴和发放《地震灾区饮食
                用药安全知识宣传手册》《捐赠食品药品须知》《震后灾区人民饮食注意事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

                点食品安全四大要点》等宣传材料4000余份,发放其他宣传材料1.15万份。


                    三、爱国卫生运动

                    地震发生后,会泽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把灾后环境综合治理、卫生防疫为工作重点,迅速开展以
                “人人参与、清洁环境、预防疾病”为主题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全县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认真组织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针对安置点人口密度大、气温

                高、卫生基础设施少和环境差等不利情况,抓好灾区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采用广播宣传、
                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引导灾民不饮用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受灾群众的

                文明素质,强化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
                意识;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动员全社会
                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集镇、学

                校、医院、居民小区等人口密集区的垃
                圾清运、处理和环境卫生整治,普遍开

                展畜禽圈舍和周边环境的消毒灭源,及
                时清除安置点及其周边的垃圾、污水、
                人畜粪便,做好家庭及个人卫生防护,
                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防疫人员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喷洒消毒药水(刘光信  摄)


       ·124·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