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会泽县“8·03”抗震救灾志
P. 114

)6*;&  9*"/o c  p,"/(;)&/(`+*6;"*`;)*
                         “8·03”抗震救灾志


                520千米,经济损失7200万元。
                    能源受灾:6个乡镇沼气池受损4736口,经济损失5200万元。

                    (四)企业治污设施受损
                    会泽县纳入监管的53家企业,除会泽县城污水处理厂外,地震未造成其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
                故,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县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进水水泵,氧化沟推进器等受损,导

                致进水量比地震前相比明显增加,污水处理效果下降,合计损失2681.88万元。
                    (五)水环境质量影响
                    曲靖市环境监测站及会泽县环境监测站针对震区共 8个监测断面,其中2个牛栏江地表水监测断面

                (江边上游江底大桥、震中江边),6个饮用水监测断面(毛家村水库、跃进水库、金钟龙潭、江边
                村饮用水、鄢家村饮用水、罗布古小学饮用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常规指标以及微
                生物指标、毒理性指标共12项指标开展应急监测。结果显示,各断面水质总体良好,主要饮用水水源

                地、地表水水质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无异常变化。部分点位总氮、粪大肠菌
                群偶有略微超标,主要是震区连续降雨,地表水径流将农业面源、生活垃圾等冲入饮用水源地和地表
                水体所致。



                    二、灾区震后环境风险和潜在影响
                    (一)灾区自然生态系统受损,环境质量风险加剧

                    灾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大部分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度均属于高度敏感,水土流失和石
                漠化本就十分严重,地震引起的滑坡和泥石流大量损毁了灾区的森林植被,冲毁农田,使得灾区本就
                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环境质量风险加剧。加上余震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破坏了

                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得灾区自然生态系统恢复难度加大,周期加长。
                    (二)灾后次生地质灾害严重
                    经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地震重灾区纸厂乡、迤车镇、火红乡、马路乡、大桥乡等5个乡镇共51个

                村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111处,其余18个乡(镇、街道)82个村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251处,共计133
                个村362处。新增隐患点13处。因地震地质灾害造成损毁的27户117人,需要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106
                户467人。

                    (三)灾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损,影响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存
                    灾区中存在有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地震造成保护区内监测站受损,保护区围墙挡墙部分垮
                塌,道路、桥梁、给水管线、供电线路以及通信线路等基础设施遭到不同程度损坏;黑颈鹤、白头鹤

                以及其栖息地——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等遭受损失,珍稀濒危动植物生存受到影响。
                    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开展以黑颈鹤为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地震使得进行生态旅游的行车线

                路及相关配套措施受损,对于身处贫困地区的灾区来说,生态旅游发展的受限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
                的影响。
                    (四)部分环境保护设施受损,环境预警能力及应急能力下降
                    灾区地处小江断裂带,属云南地震多发区,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环境应急管理压力大、环

                境应急能力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应急设施、设备、人员、技术、应急车辆、应急通信、摄像、人员防


         ·54·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